張利梅
摘 要:隨著高中生心智的逐漸成熟,他們在各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新時期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成為教育家及高中教師應努力探討的問題。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問題做出了探究,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方法;課堂參與度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教育也在逐步地改革,由于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更要有適應社會的各項能力要求,相關教育工者者意識到這一問題,在教育教學方法上進行了改革,也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1.我國高中數學教育的現狀
“傳授—接受”的傳統教學模式沿用至今,大多數高中學生對于新的數學知識的學習還主要依賴于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傳授。在課堂40分鐘的時間里,教師充當一個表演者,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而學生則充當了一個觀眾的角色,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狀態:全神貫注地聽、認認真真地記筆記。因為高中教學的課程容量大、學習內容繁多,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時間有限,大多數高中數學教師為了追求教學進度,或者想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而強制性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卻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的感受。在課堂上幾乎沒有給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時間,更別提共同探討數學問題了。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厭學的狀態,而數學教師的教學效果也就不能達到了。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學生已經經歷了9年的學校教育,大多數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并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他們善于思考,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較強。培養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善于思考鉆研的精神,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能使學生進入社會以后,快速融入社會,從而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的延伸與發展,成為對社會的有用之才。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1.轉變教學觀念,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覺自愿地學習。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教師就要使學生愛上數學,使其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數學知識的奇妙。教師應轉變以往“傳授—接受”的教學觀念,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運用到實踐教學中來,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理解與學習情況,適當地對教學內容做出順序上的調整和內容上的延伸。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需要什么,而不是教師喜歡講什么,要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對不懂的問題,積極地引導和解決。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采取“小老師”的教學方式來授課,即,先讓學生預習,或者讓學生來講課,老師當學生來聽課。“聽明白是假明白,講明白才是真明白”,若學生在課后能將學習的內容復述出來,就說明學生是真的明白理解了。
2.改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對于教學活動而言,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不合理的教學方法反而會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與時俱進地更新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的靈活多變、生動有趣會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吸引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例如:教師也可根據生活中的事物來創設具體的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爸爸每年年初為兒子向某投資公司存入100元,10年后在年底一并取出,若年利率是0.05,最后他的兒子能得到多少錢?這樣通過生活化的情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使其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
3.關注學習方法的指導,增強自學能力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運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就強調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一個優秀的教師是幫助學生自主探尋、發現知識的規律,而不是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著名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過:“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教人去發現真理。”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考慮到高中生雖有一定的基礎與理解能力,也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但在平時的學習中,尤其是在變幻莫測的高中數學知識當中,學習方法也是需要不斷地根據所學知識的不同來及時更新和完善的。所以此時的高中生還不能完全脫離教師的指導,尤其是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應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相關的學習工具找到正確的數學思想和學習方法,發現以往學習方法的漏洞,及時給予填補,逐步完善學習數學的方法,提高自學知識的效率,增強自學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非朝夕之事,需要教師不斷摸索、不斷創新,幫助學生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程艷芳.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2014(11).
[2]陳艷麗.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中學教學參考,2014(3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