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艷鋒
摘要:新課程改革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教師在新課程的知指導下,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教學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其中,探究式學習就是新課程下一種較為新穎和有效的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可以使學生更高效地開展學生,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全面的發展。本文主要從實際教學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探究式學習對學生的影響以及對我們教學的促進作用。希望能夠得到同行們的認可。
關鍵詞:高中數學 探究式學習 全面發展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我們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選擇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方法,還要求我們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當然,這也是為了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全面發展和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探究式學習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探究式學習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開發和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這樣的學習方式已經不僅僅是學習知識而且更是鍛煉個人能力。探究式學習有助于學生從數學概念、結論的形成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學生在體驗這個過程的同時能夠根據自己的認知情況隨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過程對于學生數學意識和數學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談一談對探究式學習的認識。
一、探究式學習應該具備的數學能力
(一)發現問題的能力
數學能力的提高都是從提高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開始的。許多學習在學生數學的過程中,總覺得教師講解的都會,但是一做題就不會,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這就是因為沒有發現問題,在教師講解或者自己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深入地去探究知識、發掘問題。在探究式學習更是需要這種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這種能力。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心理狀態設置恰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能夠逐步掌握發展問題的方法,形成發展問題的習慣。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共同設疑、質疑、釋疑、解疑的過程。只有這樣,在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才能夠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也才能真正掌握和運用知識。
(二)自主學習的能力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教學最大的改變就是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為學生做好服務和引導工作。在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也是如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再等待教師安排任務要積極主動地開展自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在探究式學習開展的初期,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培養學生這種主人翁意識,使學生能夠不再依賴教師,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和培養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和服務工作。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并不是放任學生自由開展學習,還需要我們教師耐心的指導。教師應該為學生做好輔助工作,為學生提供一些相應的背景材料或者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但是不能主動的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要注意教師應始終是一個輔助的作用。在提供材料的同時,我們還要告訴學生怎樣尋找輔助學習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后續的學習中自己查找輔助學習材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逐漸培養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式學習才能得到有效開展。
(三)創新能力
探究式學習及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又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在探究式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總結和歸納在探究學習中掌握的數學知識和規律,從而對知識的運用可以更加靈活。這樣學生就可以更靈活地應對多變的數學試題。這就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通過對習題、例題地分析能夠有針對性地完成對這一類題型的掌握,并且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拓寬自己學生的寬度和廣度,這也是對學生數學能力的一種提高。
(四)應用能力
在數學探究過程中,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知識貯備和各種信息,發現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聯系,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研究能力。近年來,高考對現實問題的考查,使得數學探究在應用領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數學教師的責任就是要把數學的本來面目真實地再現給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思考、提出問題,縮小純粹形式化的數學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使學生通過學習數學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處理問題的方法,即“數學源于現實,又應用于現實。”
二、在探究過程中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一)作為數學探究活動的指導者,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
1.教師要對數學,特別是中學數學的來龍去脈有徹底的理解。要不斷學習,使自己的學識成為“源頭活水”,不斷地給學生以啟迪、激勵、震撼,這樣才能使教學洋溢激情,彰顯生命力。2.對數學思想方法,教師要有深刻體會,并在探究中滲透。諸如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與整合的思想,劃歸與轉化的思想,特殊與一般的思想,有限與無限的思想,偶然與必然的思想等等,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等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用理性思維去只指導實踐,獲得成功。3.要用數學去解決實踐問題。新課程強調“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聯系生活和社會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知識,形成經驗。4.經常了解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問題。特別關心與鄰近學科(如物理、化學等)的融合和綜合運用。第五,了解一些數學史知識。
(二)作為數學探究活動中的合作者,教師要善于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無論是探究式學習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都離不開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的是師生關系是有效開展教學的基礎。教師之間互相理解、尊重可以提高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這樣教師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心理波動。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適時地選擇恰當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以及輔助資料,從而極大地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
總之,探究式學習是一種新穎的學習方式,還需要我們教師對實踐和對研究。我們的目的就是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提高自己的個人能力。探究式學習正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一直在實踐研究這種學習方式。教學中學生個人能力的提高較為明顯,希望廣大教師能夠大力研究和始終探究式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