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紅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小學語文教育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寫作教學一直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引起了社會各界學者的高度關注。雖然經過了多次的改革和發展,但是目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水平以及寫作效率仍然不容樂觀,“教師難以施教,學生難以掌握”成為語文寫作教學中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學校和教師必須采取適當的方法策略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寫作 自主 學習 探究
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學生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探究充分挖掘,提升小學學生的寫作技能,就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自主學習探究策略是當前課程改革的新型學習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下面將對小學語文寫作中實行自主學習探究策略進行探討。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一門課程,通過學習這門課程來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寫作主要是通過運用一些書面語言來進行表達和敘述的一種交流方式,同時也是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感知過程,在經過自我創造表達后直觀反映出自身情感或者事物客觀規律的一種能力。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對文字的運用和表達能力,因為寫作教學具有抽象性的特點,所以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屬于重點難點。因此,教師需要對寫作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和完善,制定一系列適當的措施進行針對性教學,努力提高寫作教學質量水平。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發展現狀思考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項基本功綜合訓練的綜合體現。而我國內地傳統的作文教學最終導致了小學生作文“無話可說”“無情可抒”的失語狀態。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當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只對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模式進行指導,忽視了寫作教學的客觀規律,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缺乏系統的寫作知識訓練,沒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造成了學生的作文中出現大話、空話,情感蒼白、胡編亂造現象日益嚴重。教師為寫作設置條條框框。教師在學生寫作前關照的中心、主題、選材、開頭、結尾等等一大套寫作理論,無形中束縛了學生的手腳。教師錯誤估計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要求學生寫作的思想內容達到一定的高度,忽略學生特有的思維方式。另外,教師批改時,會根據習作要求,認為學生的習作有些偏題,重點不夠突出,這樣就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形成互動關系,并且沒有運用正確的教學方式,所以只有解決了根源問題,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針對傳統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學生害怕作文,作文教學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教師命題學生做,學生習作教師評改等弊端提出來的,具體闡明了“學生是學習作文的主體”的教學理念,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現代作文教學思想。
三、小學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對寫作的影響
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之間就可以練成的,而是通過持續的訓練才能得到提升,寫作教學的內容比較復雜,其中包括了對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等方面的訓練,同時也包括一些細節方面的訓練,例如立意能力、修改能力以及審題能力等。想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必須要做到因人而異,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獨特的思想觀念和寫作規律進行培訓,而提高以上寫作能力的基礎就是要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
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將自己需要完成的學習內容進行統籌規劃;對自己完成的學習內容進行嚴格的評價和審核;對正在進行的學習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自主學習探究也稱為個性化學習,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學生可以掌握自己的學習規律,及時進行控制和調整,同時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實際寫作效率。
四、實現小學寫作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探究的途徑
1.教師愁作文,學生怕作文,作文教學效率不高的現實一直困擾著我們中學語文教師。我覺得,作文技巧不可缺少,興趣更為重要,不能激活學生的興趣,就難以形成良好的作文習慣,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將受到制約,作文教學的效果也就談不上了。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只有對寫作產生興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中,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在進行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性,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表達出來,因此,教師要和學生建立和諧友好的關系,鼓勵學生自主進行探索和觀察,從而使學生對語文寫作更加熱情起來。
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嘗試實施差異教學。力求在語文教學與學生個性發展差異之間的矛盾中找到解決的辦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獨立自主、創造的個性。
尊重小學生的思想差異,小學生身心已經發育成熟,都有著獨特的思想個性,所以在寫作過程中都蘊含著自身鮮明的個性。因此,教師要注意到學生之間的思想差異,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例如,培養學生養成隨時寫作的良好習慣,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及時記錄下來,以隨筆的形式進行上交,這些記事隨筆不受任何寫作限制,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使學生自由輕松地進行發揮,展示出自身獨特的觀點和見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寫作水平。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自由寫作空間,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寫作環境,使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進行寫作,從而有效地提升語文寫作教學質量水平。
3. 評價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不僅要關注共性,更要關注個性;不僅要關注學業成就,更要關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評價學生的寫作成果,寫作教學所面對的是廣大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寫作發展,對學生的寫作成果做好評價工作,對學生的反應情況重視起來,使學生和教師共同對寫作成果進行評價,這不僅可以加深師生關系,還可以使學生之間更加友好。在評價過程中,不應該單方面采取分數制,這樣會加大學生的寫作壓力,因此,應該采用達標制等方式進行評價,既能創造出良好的寫作環境,又可以減輕學生的寫作負擔。在進行評價時,教師要激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使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并積極樂觀地去改進和完善,從而充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
總之,教師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同時建立適當的評價制度,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探究的習慣,只有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推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快速發展。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