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財務集中管理已成為會計業內的一個熱門話題,建筑施工企業管理者也在思考如何進行財務管控,以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而如何實行財務集中管理則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從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成因及管理措施入手,分析其優缺點,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 財務集中管理 模式
進入21世紀以來,基于經濟發展需要,我國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在此背景下,建設工程項目數量與規模都與日俱增,一大批建筑施工企業因此迅速成長起來,因規模與資金量越來越大,對其內部風險管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者將控制企業財務風險作為一個重要任務,而進行財務集中管理則是控制財務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交通運輸、物流等變得越來越便捷、高效,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信息技術越來越成熟,資金結算方式越來越豐富,這些都為財務集中管理創造了條件。于是,在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集中管理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一、傳統分散管理模式的弊端
(一)企業總部對下屬單位管控較弱
雖然建筑施工企業總部一般通過績效考核、全面預算、資金計劃、權限控制等手段對下屬單位進行管理,但因管理跨度大、執行力不強等原因,許多企業管控效果并不明顯,造成下屬單位權力過大,不少工程項目就出現了成本失控、資金管控失控問題,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二)資金分散、使用效率低
建筑施工企業下屬單位、工程項目往往較為分散,資金難以實時監控,調動資金需要行政命令或其他輔助手段,未能形成常態化集中管理,這樣資金使用效率很低,往往會出現企業總部在借款而下屬單位還有不少閑余資金的情形,直接造成了企業成本費用增加。
(三)容易造成資源浪費
在分權的環境下,項目之間的人力資源、設備資源等調動非常困難,不能對資源進行合理、有效配置,經常出現施工企業內部資源重復配置的現象,最終會給企業帶來較重負擔,不利于企業提高效率。
正是基于這些原因,為了提高管理效率,使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化,不少建筑施工企業選擇從財務集中管理著手,加強對基層單位財務管控,并向人力資源管理、采購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延伸,以強化管控能力,降低企業風險。
二、實施財務集中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成立財務管理中心
一種做法是:在企業內部成立會計中心,會計中心直接隸屬于企業總部管理,將企業下屬核算單位的會計核算業務納入會計中心統一管理,不需要每個項目部甚至分、子公司都設置會計崗位,將企業財務與會計業務分開運行,會計中心主要履行會計核算的職能,一般需在中心內部進行合理分工,往往一個人需處理多個核算單位的業務。還有一種做法是:根據工程項目區域特征,在項目較為集中的地方設置一個財務管理機構,由企業總部財會部門進行垂直管理,該財務管理機構負責管轄范圍內所有核算單位的財務與會計業務。
(二)建立相應制度流程
要使財務管理中心有效運轉,必須制訂相應的制度流程,以指導財務人員、相關辦事人員知道工作如何開展,業務如何辦理。在建立財務管理中心之前,應對企業財務管理組織架構、管理模式、內部控制要求進行了深入調研,結合自身管理特點,對相關業務流程再造,并根據流程設計崗位及職責,將各業務流程中需要的單據、報表信息以及涉及的審批流程詳細列出,指導并規范財會業務處理方式,使得財務管理中心的工作流程化、標準化。
(三)資金集中管理
不論何種模式的財務集中管理,都必須對資金進行集中管理。將資金歸集到財務管理中心統一管理,項目上的工程款盡量收到統一的收款賬戶,能不開戶的盡量不多開戶,對外支付通過資金管理信息系統、履行相應的審批程序后統一對外進行支付。在這種模式下,項目部不再擁有資金支配權,所有對外支付統一通過財務管理中心進行安排。
(四)會計集中核算
納入財務管理中心管理的單位,所有經濟業務必須將相關單據傳遞到財務管理中心進行統一核算,包括資金結算、費用核算、成本核算、報表編制等均由財務管理中心合理分工處理。財務管理中心通過建立統一的核算方法、數據歸集方法等來規范會計核算行為。
三、實施財務集中管理的優點分析
(一)強化了企業總部管控,降低了管理風險
通過財務集中管理,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資金風險,同時通過與預算的結合,可直接或間接影響資源配置、采購業務等,強化了企業管控能力,降低了成本失控風險。
(二)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通過資金的集中管理,企業可更好的利用在手的流動資金在企業內部靈活運用,一方面可支持企業開展投資業務,另一方面可通過內部調劑用于需要資金的項目。
(三)會計核算質量提高
在傳統管理模式下,因財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會計核算過程中的隨意性較強,易按個人習慣進行賬務處理,會計數據的準確性、可比性較差,不利于企業開展財務分析。
(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通過財務集中管理,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企業其他方面的管理行為,促使企業從其他相關方面規范管理,最終會帶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實施財務集中管理的缺點分析
(一)容易引發企業總部與基層單位矛盾
因財務人員不再屬于項目直接管理,基層單位權力受限,出于各自單位自身利益考慮,從內心并不支持財務集中管理。同時,成立財務管理中心后,因流程調整,資金使用自由度大大降低,且支付審批、資金劃撥流程變長,容易引起基層單位抱怨。
(二)不利于財務人員全面鍛煉
實行財務集中管理后,很大一部分財務人員將集中到財務管理中心,會使得財務人員對工程業務了解不多,不利于他們熟悉企業主營業務,可能影響其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因工作細分,很多財務人員往往重復處理著某項業務,可能造成工作麻痹,不利于提高其工作積極性。
五、關于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建議
(一)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建議
采取何種模式的財務集中管理都各有利弊,筆者認為,是實行全面的總部集中管理還是實行區域集中管理,或采取先小區域集中管理成熟后再推行大區域集中管理模式,不同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管理水平高低確定不同的管理模式,制訂好實施措施、逐步推行。
(二)財務集中管理措施的建議
為更好服務基層單位,財務管理中心也應提高對自身工作要求,對基層單位提交業務應設定明確處理時限,在資金支付、費用報銷等方面應設定時間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兼顧企業管理及施工現場兩方面訴求。應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盡量做到財務信息系統與相關業務信息系統的對接,以方便數據使用人員提取數據。為了更好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對新加入的財務人員盡可能先放在項目進行鍛煉,沒有財務崗位也可放在合約、成本等崗位進行學習鍛煉一段時間。
實行財務集中管理已是建筑施工企業發展趨勢,財務管理人員仍需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采取合理的管理模式,不斷完善改進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
參考文獻
[1]李聞一,劉東進.大土木行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與案例研討——中交二航局財務共享中心服務的實踐[J].財會月刊,2015(2上).
作者簡介:黃亮,男,長沙交通學院會計學本科畢業,廈門大學在讀MBA,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