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麗 蒲瑜等



摘要:以專業建設為依托,以校企合作為契機,文章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基于工學耦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創新探索,提出在人才培養模式中應實現專業與企業崗位的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的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的對接,即“五階段階梯式”人才培養模式,以達到施工員—技術員—建造師的職業崗位能力的階梯式提升,形成工學耦合互動的“三軸貫通、五雙結合”的人才培養實施方案。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專業建設;校企合作; “五階段階梯式”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8.4;TU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5)03-0018-05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是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基本保證,它解決的是高職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和“如何培養人才”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校企合作的深度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的基石,它既是高職院校探索辦學路徑和特色辦學的重要體現,也是企業重要的人才戰略部署。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與重慶中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舉辦 “中科精英班”,每年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新生中選拔45名學生進行訂單式培養,學生入學即成為企業的準員工,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共建師資隊伍,共同實施培養和管理。從學校和企業兩方面來看,這一辦學模式既符合學校特色辦校的要求,也滿足了企業人才的需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本文主要就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基于工學耦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實踐進行探討。
一、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一)傳統培養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弊端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制造業和第三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社會經濟發展對高技能應用人才的需求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也日益重視。
目前中國職業教育普遍沿襲傳統教育模式,重知識、輕技能,重課堂、輕實踐,重考試、輕操作。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脫節現象非常突出。傳統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業難、創業難,就業后要經過較長時間的適應性培訓才能滿足工作需要,其結果是學生、家長、學校不高興,企業、行業、社會不滿意。
(二)現代職業教育亟需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1],全面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該決定要求職業教育專業的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鼓勵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的發展突飛猛進,迫切需要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一專多能、畢業就能頂崗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這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肩負著培養面向施工企業、建設單位、工程監理、招投標代理、造價咨詢等生產一線需要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專業建設中必須堅持工學耦合,強化校企合作,加大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索
(一)基于目標崗位與發展過程,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從對行業企業的調研、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以及對建筑領域人才需求的深入分析來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主要從事建筑工程的施工及管理工作,核心崗位是施工員,相關崗位是質量員、安全員、測量員等,其發展崗位是建造師。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經過與合作企業重慶中科建設(集團)多次深度溝通,最終確定了以建設工程項目為導向,將專業學習領域課程和職業拓展能力課程高效整合,構建“五階段階梯式”人才培養模式[2](見圖1)。通過職業基本素質訓練、職業技能訓練、崗位拓展訓練、頂崗實習及管理能力拓展訓練,實現由施工員—技術員—建造師的人才職業崗位能力的階梯式提升,達到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的對接。
圖1 “五階段階梯式”人才培養模式
(二)基于目標實現與實踐需要,制訂創新型人才培養實施方案
在人才培養方面,遵循由初始崗位到遷移崗位,再由遷移崗位到目標崗位,即:崗位技術—現場管理—企業經營這一建設行業人才的職業成長軌跡,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技術精英、管理能手和經營骨干為人才培養目標[3]。基于目標崗位發展過程,細化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定位,結合學生基礎素質、專業崗位技能、綜合職業技能的培養,構繪出基礎素質軸、崗位技術軸與綜合能力軸,將培養目標與就業需求相結合、教學模式與工作現場相結合、課程體系與工作過程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以及專業教師與能工巧匠相結合的“五結合”原則,貫穿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中,全面實施與之相對應的“五雙制”措施,即:“雙大綱”(理論教學大綱、實踐教學大綱)、“雙計劃”(理論教學計劃、實踐教學計劃)、“雙教材”(國家規劃教材、校企合作教材)、“雙教師”(高校教師、職業資格師)、“雙證書”(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形成了建設類高職專業工學耦合互動的“三軸貫通、五雙結合”的人才培養實施方案(見圖2),將創新培養理念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突出工學耦合,強化能力培養。
(三)基于職業崗位技能素質構建項目導向課程體系
以建設工程項目為導向, 確定以施工員為核心崗位的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诜课萁ㄖこ添椖渴┕ぃO計以施工員為核心崗位的施工準備、土石方及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裝飾裝修工程等多個典型工作任務[4-5](見圖3)。
根據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等20多個行動領域。按照“專業定位—職業崗位定位—工作過程分析—行動領域典型工作任務—行動領域核心職業能力—學習領域典型學習任務”的思路,改革、完善、優化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建設,構建基于建設工程項目為導向的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等23門學習領域課程體系(見表1)。
三、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實施
(一)打造 “雙師型”教學團隊
通過定期選派青年教師到高職師資培訓基地進修學習,選派專業教師到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工程實踐,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理論實操技能培訓等方式,培養了一支熟悉職業領域,具有跨學科合作和構建真實情境、多角色定位能力的專兼職師資隊伍。教師不但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評價者和歸納者,應徹底改變傳統教育中教師是主角、學生是觀眾、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
通過多年的建設,學院逐步打造了一支由學術人才、技術人才領銜,以中青年骨干教師和企業能工巧匠為主體的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6]。
(二)實施 “IPDCE五步教學法”
在混凝土結構施工、砌體工程施工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環節,實施IPDCE(資訊、計劃、實施、檢查、評價)五步教學法。第一步資訊:學生獲取任務和解決問題的情境等信息;第二步計劃:學生獨立擬訂、編制和修訂項目的工作目標、任務、工作方案選擇、成本預算等內容;第三步實施:學生根據已經確定的計劃方案獨立進行任務的實施;第四步檢查:對照任務和計劃定期檢查與階段驗收相結合,采取自檢、互檢和專檢(指導教師檢查)的方式,實時檢查完成情況,并根據檢查結果進行調整;第五步評價:在任務實施的整個“過程”中對學生的參與程度、所起作用、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進行總結及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興趣、體驗成功,培養其熱愛職業、勇于創新、樂于實踐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
通過實施IPDCE五步教學法,引導學生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知識或能力體系,實現“學習與工作”的融合。
(三)企業主導頂崗實習
按照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三軸貫通、五雙結合”人才培養實施方案的要求,進行以建設工程項目為導向的情境設計,要求以企業主導頂崗實習。訂單班的學生在頂崗實習之前以營員的身份加入“中科精英訓練營”,分施工組、質量組、安全組、造價組進行上崗前系統和嚴格的培訓,每天有評比,每周有獎勵。之后學生以中科士官生身份參與施工與管理實習,在真實情境中進行學習和鍛煉,并定期輪崗,以達到適應不同工作崗位的要求。實習期間,學校給每個學生安排校內指導教師,企業給每個學生指定指導師傅,并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按企業崗位技能標準的要求,由企業主導管理與考核(師傅—項目部—人力資源部三級管理與考核)。通過頂崗與輪崗訓練,提高崗位技能與職業素質,達到學校和崗位之間“零距離”的上崗目的,實現“學生與員工”相融合、“教師與師傅”相融合的理想效果。
四、結語
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的不斷提升。近3年來,該專業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成績突出,在全國高職高專全國“魯班杯建筑識圖”、全國大學生“數學建?!备傎悺⒅貞c市“建筑技術”項目競賽等各類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20余項、省部級獎項20余項。學生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雙證獲得率達到100%。通過對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雙向調研顯示,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職業素質、工作能力與態度等方面的滿意度達到98%,畢業生對就業環境、就業崗位等的滿意度達到96%。
基于工學耦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既凸顯了學院的辦學特色,也促進了學院的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還為企業輸送了急需人才,滿足了企業的人才需求,校企真正實現了合作與共贏。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Z].2014.
[2]姜樹輝,張銀會. 基于“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創新建設與實踐[J].科教導刊,2012(3)209-210.
[3] 祁貴國,魯可乙.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26-29.
[4]劉明生,王玲.基于協同育人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踐剖析[J].職教論壇,2013(21):42-44.
[5] 黨龍鳳,王治剛.“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6):20-21.
[6]教育部. 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2006.
(編輯 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