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音
【摘 要】英語作為國際通用的語言,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世界上的各種交流和溝通主要以英語為交際語言。英語第二課堂的開設可以為英語交流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因此,高職高專學校的外語課堂應將第二課堂教學引入到真實的社會交際中,利用真實的英語情景,使學習者靈活運用并實現“TBLT”模式下的英語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TBLT”模式 高職英語 第二課堂
一、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指出:“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為了順應當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課程改革的形勢,在英語教學中要體現“理論聯系實際”“以學生為中心”“以方法為主導”“以交際為目的”“師生互動”等教學理念。英語第二課堂強調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向學習者提供比傳統課堂教學更加豐富的學習手段和內容,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可見,英語第二課堂的開設是有其重要性和必然性的。
二、開設英語第二課堂的必要性
胡壯麟教授曾說過:“在中國外語環境下學好外語,誰能在模擬或構建接觸和使用外語的環境(即第二課堂)上下功夫,誰就將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根據對當前高職高專英語教育教學現狀的分析發現,第一課堂有限的教學內容和固有的教學模式不能夠滿足學習者的需求, 所以高職英語教學必須開辟其他途徑來適應學習者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發展,第二課堂便應運而成了。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拓展和補充,是檢驗第一課堂教學活動成果性和實踐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調動了學習者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習者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也培養了學習者的合作意識、協調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TBLT”模式中任務的設計類型
“TBLT”(任務型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以任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將教學內容任務化。其任務的設計“應該語用真實、語境真實、語義真實,符合學生真實興趣,針對學生真實困難”。任務型外語教學模式利用英語作為表現形式,設置不同的任務,讓學習者通過完成不同的任務實現英語口語的鍛煉和運用,通過完成貼近自己生活的任務,進而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任務的設定要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這樣才可以充分調動學習者參與的積極性。
1.情景性任務
英語交際需要特定的情境,學習者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相應的人物形象,配以相應的交際語言,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在課堂講授中,讓學習者根據所學課文,設計與之相關的情景劇,學習者運用自己的想象力,設計臺詞,配以相應的服裝和舞臺布置,讓學習者用最基礎、最直接的方式鍛煉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這種方式需要對學習者進行分組,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最后對小組成員進行打分。
2.目的性任務
在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習者有目的地完成相應任務。設定的任務同樣是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每個小組設定的任務不同。如在英語課堂上,可布置學習者講解英語課文,讓學習者課前精讀課文,找出文章段落中的重點和難點,自己查找知識點,最后以教師的角色講授目標課文。這種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習者體會當教師的辛苦,還可以通過換位思考,讓學習者從教師的角度掌握文章的精華,變被動為主動,運用有限的英語基礎,完成目標任務。
四、 開設英語第二課堂
1.建立相應的評價考核機制
將第二課堂的考核成績記錄到學習者的期末平時成績中,以供期末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可將平時成績劃分為出勤、作業、課堂表現和第二課堂四個部分,并加大第二課堂的比例,使其占整個平時考核成績的一半。總之,要建立新型的、合理的評價模式,把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考核評價納入到學習者考試、教師考核的終結性評價中,從而促進第二課堂活動的有序開展。
2.增強教師的觀念意識
在第二課堂的組織過程中,教師應明確自己的角色新定位,不再是過去的“講授者”和“主導者”,而是一個活動的“組織者”和“主持人”,并且認識到第二課堂要求教師具備更高的教學組織能力,以及對知識的講授要更加細化和深入。第二課堂的設計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習者設計不同的活動內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學習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進而達到提高學習者語言應用能力的目的。總之,不管是在能力要求還是在知識要求上,第二課堂都是高于第一課堂的。
五、結束語
總之,內容豐富的英語第二課堂已在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嶄露頭角,并且已顯示出勃勃生機。第二課堂為學習者創造更多的英語交流機會,提供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為學習者綜合能力的培養搭建了平臺,最終使學習者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扎實地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為學習者掌握未來的崗位就業所需要的應用英語的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壯麟.論中國的雙語教育[J].中國外語,2004(2):[3]郭繼凍.當前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2008(2).
[4]宋定芳.外語課堂教學新模式鄒議[J].外語界,2006(4).
[5]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8-33.
[6]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