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佐
【摘 要】化學概念是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出來的,常包括定義、原理、反應規律等等。筆者從實際出發辨析概念;注重實驗,用實驗引出概念;抓住關鍵字詞,講清概念含義;注重課堂教學方法方面淺談初中化學概念的教學。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概念;教學
化學概念是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出來的,常包括定義、原理、反應規律等。其中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每一個注釋都是經過認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義,以保證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學性。所以化學中的概念是最基礎的化學知識,也是化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認識物質屬性極其規律的起點。特別在初中化學教材中,基本概念幾乎每節都有,而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準確地理解概念對于學好化學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都比較差,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化學概念的教學,把好這一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筆者就新課程教學改革中,如何做好初中化學概念教學進行闡述。
一、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講清概念中關鍵的字和詞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深刻領會化學概念的含義,教師不僅要注意對概念論述時用詞的嚴密性和準確性,同時還要及時糾正某些用詞不當及概念認識上的錯誤,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比如,在講“單質”與“化合物”這兩個概念時,一定要強調概念中的“純凈物”三個字。因為單質或化合物首先應是一種純凈物,即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然后再根據它們組成元素種類的多少來判斷其是單質或者是化合物,否則學生就容易錯將一些物質如金剛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單質(因它們就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同時又可誤將食鹽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們就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電解質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逼渲械摹叭俊倍直闶沁@個概念的關鍵了。因為有些化合物如NaHCO3,它在水溶液中電離時既有陽離子H+產生,但也有另一種陽離子Na+產生,陽離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講酸和堿的定義時,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區別酸與酸式鹽、堿與堿式鹽。所以教師在化學概念的講解中必須要講清概念中的字和詞,同時學生也會養成對概念學習的嚴密的思維習慣。
二、對比較復雜的化學概念要進行剖析,讓學生加深理解
在化學教材中對一些含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復雜的概念在講解中要進行剖析,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學的一大難點,不僅定義的句子比較長,而且涉及的知識也較多,學生往往難于理解。因此在講解過程中,若將組成溶解度的四句話剖析開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其一,強調要在一定溫度的條件下;其二,指明溶劑的量為100g;其三,一定要達到飽和狀態;其四,指出在滿足上述各條件時,溶質所溶解的克數。這四個限制性句式構成了溶解度的定義,缺一不可。又如在學習“電解質”概念時,學生往往容易將“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甚至同金屬的導電性混淆在一起,導致學習中的誤解。因此教師在講解時,可將“電解質”概念剖析開來,強調能被稱為電解質的物質①一定是化合物;②該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有導電性;③條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二者居一即可,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用“和”。教師在教學中若將化學的一些比較難的概念這樣逐字逐句剖析開來講解,及時糾正學生容易出現的誤解,抓住特征,使一個概念與另一個概念能嚴格區分開來,從而使學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三、在化學教學中要用恰當的方法講清概念
在化學教材中,有些概念的講解要注意方法,比如從正面講完之后,再從反面來講,可以使學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講了“氧化物”的概念“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種是氧元素,這種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著提出一個問題:“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為什么?”這樣,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反復推敲,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概念中關鍵的詞句“由兩種元素組成”來分析,由此加深對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對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教師在課堂中要做好化學概念教學的策略
1.在化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加強直觀教學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原因,他們的思維主要以直觀為主。因此,在進行化學概念教學時,要盡量利用直觀的手段。比如,原子、分子的結構,它們是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學生想象不出來。這時候,老師可以用模型來幫助學生的認識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的結構,從而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多媒體技術也是很好的直觀教學,因此在具體的化學教學中,我們應該重視它、用好它。比如,學生對“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边@一概念總是不理解,很多學生根據這個概念,還錯誤的認為分子比原子大。利用多媒體動畫,可以讓化學反應過程清楚的展示出來,讓學生清晰的看到:在化學反應時,分子分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2.教學中必須讓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本質
對化學概念的理解不能是支離破碎的,而應該是全面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并能利用化學概念解決實際問題。如果學生不能深刻的理解化學概念,他們只能死記硬背的學習概念了。學生死記化學概念,就不會靈活運用,那就等于沒有掌握化學概念。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老師要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的本質。比如,對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學習,要強調判斷的標準是看有無新物質的生成,有新物質生成的就是化學變化。比如,水變成水蒸氣,很多學生錯誤的認為它是化學變化,那就要向學生講清楚:水蒸氣的本質仍然是水,只是狀態發生了變化,不是新的物質,因此它屬于物理變化。同樣,水結成冰、電燈發光等變化,都沒有新的物質生成,它們都屬于物理變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利于剖析的方法對概念進行教學,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概念的內在含義。
3.在講解中用對比方法幫助學生正確的形成概念
化學上很多概念具有對立性,如果在教學中采用對比的方式進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領會概念的含義,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純凈物與混合物;單質與化合物等等,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對比就能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它們。
4.教師應加強實驗教學幫助學生建立化學概念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化學教學中無任怎樣重視實驗都不過分的。在初中化學概念教學中,同樣要重視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比如,飽和溶液與未飽和溶液,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親手配制,這樣能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其含義。同樣,溶解度、質量守恒等概念,都可以用實驗讓學生建立概念。否則,老師空洞的講解,只能使學生聽的枯燥。
5.課堂中要通過各種訓練幫助學生鞏固化學概念
在概念教學中,配以適當的練習鞏固是必要的,沒有一定的練習,學生所掌握的概念不會牢靠。在教學中對化學上重要的概念或難以掌握的概念,老師要精心設計一些習題給學生練習。學生在習題練習中,不僅可以鞏固已經掌握的化學概念,還能深化對化學概念的理解。
總之,在初中化學概念的教學中,要抓住每個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詞、句子以及相關特征,教師要注意課堂教學的策略,把概念講清楚,講透徹,搞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抓住學生學習概念的特點,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斷改進教法和學法,尋找其規律和技巧,概念教學的難點就一定會突破。這樣,對培養學生的理解和學習能力有很好的幫助,同時也能提高化學課的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