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麗
摘要:新課標中明確要求教師針對初中生組織音樂課堂教學時,應注重創新教學思想、手段,在常規音樂教學項目上,增設聲勢律動教學課程,從而有效訓練學生聲樂感知能力,健全初中生音樂學科素養。鑒于此,筆者主要圍繞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展開有效分析。
關鍵詞:聲勢律動;初中音樂;教學應用
前言: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性學科,不僅能夠培養初中生的藝術情操,同時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節奏感和音樂感,對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音樂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策略,將聲勢律動有效應用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從而實現音樂課程素質改革。
一、聲勢律動對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想象和創造力
在初中階段,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是教育重點目標[1]。而聲勢律動作為音樂課程重點內容,在學生思維訓練方面所呈現的作用十分顯著。教師利用聲勢律動組織音樂教學,能夠有效刺激學生大腦神經中樞,跟隨音樂節奏,做出相關肢體動作。并配合思想想象與聯想,深入體會音樂情境,在原有音樂作品的基礎上,進行音樂節奏創新、再創作,并融入相應舞蹈動作,使整個音樂表演更具有感染力。這對于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實現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反應能力
在音樂教學領域,教師利用聲勢律動,展開課堂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對音樂節奏、停頓的感知能力,從而提高初中生音樂反應靈敏度,強化訓練學生反應能力。當學生聽到音樂節奏時,大腦神經中樞迅速做出反應,發出動作指令。學生跟隨節奏進行打拍、舞蹈,促使整個音樂表演彰顯更多活力,讓學生在節奏訓練過程中,實現身體柔韌、協調訓練,使身體協調能力獲得顯著提高,對于學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二、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在音樂活動中滲透聲勢律動
教師在組織音樂教學時,應當注重豐富活動內容、方式,讓整個音樂課堂充滿活力,促使學生富有熱忱地參與到音樂活動當中。比如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興趣需求,構建展示平臺,并鼓勵學生跟隨自身對聲勢律動的掌握,完成相關音樂表演。教師在課程結束前的幾分鐘時間里,引導各個小組針對課上所學音樂內容進行舞蹈編排、歌曲創作。擅長彈奏的學生負責伴奏,利用鋼琴、尤克里里、大鼓完成樂器伴奏;而善于歌唱的學生則負責歌曲演唱;肢體協調性較好的學生負責舞蹈部分。通過樂器+演唱+舞蹈,將音樂表演演繹的更加規范,且富有感染力。并讓學生在實際表演活動中,了解自身在聲勢律動掌握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有有效加以改正,逐漸提升自身音樂感知能力。
(二)聽覺訓練,實現律動教學
聽覺訓練是初中音樂教學重點模塊,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音樂感、節奏感建立。因此,教師在音樂課堂上,不妨利用聽覺訓練,完成聲勢律動教學。讓學生通過聽覺練習,對音樂作品的音色、旋律、節奏形成深刻認知,更為今后提升音樂感知能力奠定基礎。首先,教師應當強化訓練學生讀譜能力,讓學生能夠準確識別音樂曲譜中包含的有效信息,為進入聽覺聯系奠定基礎。其次,教師鼓勵學生根據具體音樂樂譜進行演唱練習[2]。并且,要求學生在演唱過程中,配合相關肢體動作。讓學生在實踐演唱練習過程中,找準音樂節奏與控制點。同時,教師合理為學生選擇節奏型較強的音樂曲目。比如說《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要去學生跟隨音樂節奏,做出相關動作,訓練學生樂感能力。
(三)構建想象情境,實現律動教學
音樂學科作為一門藝術性學科,對學生的想象力要求十分嚴格。因此,教師為了使音樂教學更加高效。不妨在課堂上合理構建音樂情境,讓學生結合想象,感受音樂作品中的聲勢律動特點。比如說,教師在講解《第九交響曲》時,可以先向學生滲透相關音樂文化背景,比如說貝多芬人物簡介,作品創作故事與時代背景。向學生滲透貝多芬不屈服于命運的精神,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情感共鳴,完成音樂作品鑒賞與學習。并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對《第九交響曲》的認知,進行彈奏表演,配合相關肢體動作,展現音樂節奏,培養學生形成正確樂感。
(四)運用聲勢伴奏,開展特色音樂教學
教師在音樂課堂上,應當注重合理結合聲勢律動,創新音樂教學模式,促使音樂課堂呈現出全新面貌。教師利用聲勢伴奏,構建特色音樂教學體系,豐富教學內容與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情境,強化訓練學生節奏感與音樂感。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相關聲勢伴奏完成音樂表演,比如說舞蹈表演、歌劇表演、鋼琴演奏表演等。讓學生在實際表演過程中,對音樂作品節奏特點了解更加清楚。從而實現自身音樂感知能力有效建設。
重視節奏創作,加強音樂創作素養培養
教師在音樂課堂上,應當全面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在注重常規教學基礎上,更要注重訓練學生自主展開節奏創作。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對音樂的感知與理解,自主創作音樂節奏,并對其進行編曲、填詞[3]。讓學生在自主創作的過程中,實現音樂創新思維有效開發。同時還能夠訓練學生音樂節奏創作能力。通過音樂節奏有效訓練。能夠強化初中生音樂學科素養建設,對于實現初中美育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結論:綜上,音樂在初中生美育教育中發揮的作用十分顯著,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音樂知識、技能,應當重視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培養。因此,教師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將聲勢律動教學有效應用于音樂課堂當中,從而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加理想,實現初中生音樂文化素養有效建設。
參考文獻:
[1]鈔藝娟.淺議在音樂教學中對于聲勢律動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5(22):206
[2]丁雪蓮.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15):242-244
[3]姚靚.淺析初中音樂創新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