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芳
摘 要:很多高中地理教師都清楚地知道,在日常教學中適當安排一些活動既能夠活躍課堂學習氣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避免相對抽象的內容因教師單一講解而導致課堂沉悶。教師可以從學習氛圍的營造、學習效果的提高和精彩課堂的構建等角度,構建精彩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
關鍵詞:高中地理 高效課堂 活動設計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中,教師也在不斷地調整教學思路,采用多種形式的活動來組織高中地理教學,以優化教學效果。
一、巧設活動話題,創造良好學習氛圍
借助話題類活動設計能更好地使學生進入即將學習的內容。在設計話題活動時,教師要注意話題與學生的興趣相關,還要注重與地理教學的銜接,從而做到以“導”激趣,以“導”營造學習氛圍,帶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情緒。
例如,在學習湘教版高中地理選修六“大氣污染及其防治”這一課時,教師結合當前中國經常出現的“霧霾”問題設計話題,引導學生就此問題交流討論,最終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北京霧霾的相關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霧霾天氣帶給人們的危害。緊接著,教師再利用多媒體的視頻播放功能播放柴靜的《穹頂之下》內容片段,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霧霾”。視頻播放完之后,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認知進行大膽交流:什么是霧霾?霧霾的形成要素有哪些?霧霾會導致什么危害?教師設計的問題與“霧霾”緊密相關,學生對這些問題非常感興趣,于是紛紛與其他學生交流起來。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利用圖片和視頻的方式激發學生思考,引出話題,從而帶動學生的討論興趣,營造學習氛圍。
二、設計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果
新課改提倡以學為主,這與過去側重的以“教”為主完全不同。教師在課前準備時必須注意活動的設計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持續提高地理學習效果。
1.設計探究活動,促進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新課改提出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為了響應新課改要求,教師在地理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地理學習需要,設計一定的探究活動,促進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教師設計的探究活動要具有探究價值,并保證能夠吸引學生主動探究,從而保證探究活動的順利進行。
例如,在學習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這一課時,教師設計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融入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本次探究活動主要是結合教材內容和時下的熱點進行綜合設計的,旨在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深化對交通運輸布局相關知識的理解。教師設計的探究任務如下:
(1)請探究交通運輸的發展對商業布局的影響。
(2)2014年底,讓人滿心期待的貴廣高鐵開通。請你結合所學習的地理知識,探究貴廣高鐵對貴州的商業等領域發展的影響。聚焦四個小時能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以上探究任務的設計符合高中生水平,又聯系了時下熱點,使學生的地理潛能得到極大發揮。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積極投入:有學生說“貴廣高鐵促進貴州城市綜合體建設”;有學生說“貴州將借此機會大力招商引資”;有學生說“貴廣高鐵盤活貴州旅游資源”……這樣的探究靈活、開放,緊密結合本課知識,最大化促進學生發展。
2.設計合作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也是符合時下新課改要求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可以結合新課改理念,設計合作活動,引導學生展開合作學習,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等能力,促進學生發展。在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合作動態,適時調控地理課堂,從而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展開。
例如,在學習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濕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以洞庭湖地區為例”這一課時,教師設計小組合作活動,促進學生展開合作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設計的合作任務如下:
(1)有人說:由于濕地水分蒸發,往往會在附近地區形成降水,能起到調節區域氣候的作用。請問你是否贊同這樣的說法?說出理由。
(2)濕地對于我們人類來說相當重要,就如同腎對于人體一樣重要。但據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的濕地資源正不斷地減少。請你結合地理知識,在小組范圍內討論我們的“腎”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
每個小組學生圍繞以上問題進行合作學習,合作討論出答案。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生需要傾聽別人的想法與意見,需要記錄并且辯論成員提出的觀點,需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等。如果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出現不和諧的現象,教師要及時調控、引導,并且滲透合作技能,強化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設計趣味活動,構建精彩課堂
1.設計搶答活動,調動學習熱情
與小學生、初中生一樣,高中生也不喜歡中規中矩的課堂學習,他們喜歡新鮮事物的融入。為此,教師可以設計地理搶答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而促進學生消化和吸收地理知識。在設計地理搶答活動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利用多媒體以及語言描述呈現搶答題目。題目出示完后,每一個小組舉牌搶答,回答正確的加10分,回答錯誤的減10分,搶答題目出示完后,哪一個小組得分最高就為獲勝小組。這樣的搶答活動廣受高中生歡迎,學生積極融入地理課堂。
例如,在學習完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表面形態”這一課時,教師設計搶答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根據學生的性別、地理能力、合作能力等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一個小組自主取名(營造搶答氛圍,調動團體意識)。其次,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如下搶答題目:下列主要是由地質地貌景觀構成的與其他存在顯著差異的是( )A.桂林山水 B.長江三角洲 C.山麓沖積扇 D.河漫灘平原。教師設計的搶答題目比較靈活,且配有景觀燈圖片,各組學生結合地理認知進行搶答。教師要求在出示和念完題目后,各組才能舉牌進行搶答。搶答活動模擬電視節目上的各種搶答活動,再加上教師擅長運用多媒體營造氛圍,搶答活動課堂其樂融融,學生的搶答熱情極為高漲,搶答課堂趣味多多,精彩紛呈。
2.設計手繪活動,提高地圖判讀能力
地圖判讀能力是高中地理需傳授給學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學習地圖的能力與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有很大關系。為了促進學生深入了解地圖,教師可以融入競賽元素,設計具有一定趣味性與競爭性的地圖手繪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地圖能力,強化學生對地圖的理解。地圖手繪活動要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某一國家,利用手繪的方式制作地圖。地圖內容要包括所選國家的主要城市、天氣分布情況、人口分布情況、氣候等內容(除此之外,學生可以自由發揮)。由于這樣的地圖手繪活動需要一點時間和精力,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有的小組選擇手繪中國地圖,有的小組選擇手繪美國地圖,有的小組選擇手繪澳大利亞地圖,有的小組選擇手繪英國地圖。各個小組手繪的風格不一,運用的色彩也豐富多彩,地圖各有不同,但都展現了各個國家的城市、人口、氣候、河流等。最后,教師在班級內成立“評委”小組,選出最佳手繪地圖,并頒發一定的獎品,以激勵學生。這樣的活動開放、靈活,對于學生地理能力的提高極為有利。
總之,將高中地理學習與活動設計結合起來對于推動課堂變革,構建精彩課堂大有裨益。教師要結合高中生地理學習需要,優化活動設計,以活動引領學生發展,以活動引領課堂走向精彩。
參考文獻:
[1]吳罕明.課堂在悄悄地變[J].中學教學參考,2011(18).
[2]原夢.高中地理差異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