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要】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制訂并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模式。高職高專學生理論學習能力弱,動手能力強,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必然選擇。本文就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現狀進行問卷調查和座談,找出影響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因素以及在自主學習模式下英語教師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 自主學習能力 調查與分析
“學習者自主學習”是近年來外語教育研究的熱點,也是外語教學的新趨勢。處于現在這個信息泛濫、競爭激烈、快生活節奏的社會中,學會自主學習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因此,僅注重知識的傳授與灌輸,忽視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傳統教學方式必須改變。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作為其中一門必修課程,其改革也是首當其沖的。由此,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提出了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明確指出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為他們提升就業競爭力以及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各大高職院校進行課程改革這個大環境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將成為高職院校的主要發展方向。
一、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分析
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雖已成為國內高等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熱點,但普及率不高。
通過調研,一些已小范圍實施自主教學模式的高職院校中,學生的總體自主學習能力都不盡如人意。原因何在?就此問題,我們課題組成員對本院各專業學生隨機抽取了2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191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研究表明,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習結果。從表1看出調研中只有10.47%的學生是出于個人愛好學習英語,這部分學習者屬于“融入性”學習動機者,此類學習者動機比較強烈,也能夠持久。而剩下的基本屬于“工具性動機”學習者,此類學習者學習外語是為了實際的好處,這種帶有極濃功利色彩的學習動機雖然對語言學習有一定促進、刺激作用,但隨著外部刺激消失,他們的學習活動也就相應停止,我們所倡導的持續性學習無法進行下去。大部分在此動機影響下的學生會僅依賴課堂,在課下不會為自己創造學習的機會,看表2、表3和表4,我們發現他們中最多只有1/3的學生能自覺進行自我學習,只有10%的學生能保證每周學習英語的時間到達3小時以上,其中80%的學生基本不參加學校里和英語有關的任何活動,課外也不會自己找機會訓練英語以及與人交流有效的學習方法及策略,一直處于固步自封的學習狀態。
盡管以上數據都不容樂觀,但是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還是很強的,看表5和表6所示,大部分學生還是希望課后能有效進行英語的自主學習的。在座談中學生曾提出,現在雖然課外學習英語的渠道很多,但是他們都很迷惘,尤其面對網絡英語自主學習時,網絡上學習以外的誘惑力大,他們自控能力差,容易分心;網絡資源多而雜,搜索有用的網絡英語學習資料很費時費力;沒有濃厚的學習氛圍等等問題,他們還是很希望有一個專門的平臺,有老師在課外系統化的輔導。
二、自主學習模式推動下高職院校教師的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長期以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在我國英語教學中影響還是很大的,雖然教學模式從老三樣——教師、黑板、粉筆過渡到新三樣——教師、電腦、PPT,其實也只不過是把紙質教材變成了多媒體課件,基本上還是以傳授語言知識為主,針對學生的語言技能的培養不夠。在英語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師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面臨的困惑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方方面面。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前期,教師面臨的阻力較大。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總體不高,他們習慣了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表7中可以看出他們在中學階段基本以聽眾與觀眾這種課堂旁觀者自居,而從實際教學中筆者也發現剛進入大學階段很多學生都很排斥課堂發言,只想安靜的坐在那里度過80分鐘。教師在面對這種情況,一方面要按時完成教學內容,一方面又不想引起學生反感,大部分教師會選擇放棄“以學生為主、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新模式,而繼續學生愿意接受的“填鴨式”的老教法,課堂仍維持“一邊倒”的沉悶氣氛,學生漸漸失去興趣,教學陷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
2.教學資源建設不完善,教師在課程改革中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年來,高職教育發展迅猛,高職院校不斷擴招,前幾年英語大班教學是常態。課堂上,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個性特點給予相應的指導,課外要輔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更是分身乏術。在教材建設的一波浪潮中,很多教師都積極編寫一些專業英語教材,筆者也曾參與過這方面教材的編寫,感覺單純讓一些公共英語教師去編寫專業英語教材是有一定難度的,英語教師很難把握某個專業的前沿知識。在網絡普及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多媒體網絡學習資源可以應用與教學之中,隨著微課、慕課的推廣,教師利用網絡資源來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但是其中的技術問題,以及避免讓各種新模式只追求形式,這些都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三、啟示與建議
以上調查顯示我院學生英語程度參差不齊,大部分缺乏自主學習所必須的獨立的學習風格和積極的學習態度;而我們教師為了防止學生產生厭學、畏難情緒,為了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采用的教學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但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然而從數據上看大部分學生還是有自主學習的愿望的,只是缺乏強烈的英語學習動機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動機在影響外語學習的因素中占較大的比重。所以在對學生實施英語自主學習的初期,教師首先要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英語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需求,培養他們有意識地計劃和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在心理上為自主學習英語做好充分的準備。而當學生要真正進入自主學習英語的過程時,我們教師要有意識的加以引導,加強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在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組織、指導、協調以及評價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個完善的評價機制,以便檢查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實現英語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4.
[3]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秦曉晴外語教學問卷調查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5]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