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飛
摘 要:近年來,新課程改革以風雨雷霆之勢席卷中國學校教育,打破了傳統教學一片死水的湖面,逐步映射出汩汩奔流的生動情境。在新課程背景下,經過長期的地理教改實踐,在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方面初有建樹,愿與各位教育同仁分享交流。
關鍵詞:初中地理;思維能力;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發散性思維;邏輯思維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以風雨雷霆之勢席卷中國學校教育,各個學科教學在此感召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祛腐除弊,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在課堂中廣泛應用,打破了傳統教學一片死水的湖面,逐步映射出汩汩奔流的生動情境。在新課程背景下,筆者經過長期的地理教改實踐,在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方面初有建樹,愿與各位教育同仁分享交流。
一、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很多的地理現象較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學生的形象思維在對事物的觀察中得到鍛煉。地理形象思維不是轉瞬即逝的靈感閃現,而是可以切實存在于日常教學中。在地理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強化,對于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很有幫助,對啟發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理知識認識事物、解決問題也是大有裨益的。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通過具體實物和圖片影視資料立體直觀地呈現地理形象;(2)借助教師高超的語言優勢,描繪具體的地理情境;(3)整合地理中簡潔豐富的線條符號和示意圖形,再附上一些說明文字,將特定的地理知識內容形象化圖示。這些直接或間接的形象內容資料,為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資料。
二、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由于初中生的身心尚未發育完全,其抽象思維能力有限,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學生實際出發,運用附著形象思維的諸多資料,把有關地理事物直觀地表達出來。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圍繞“主題作業”對學生施以點撥、提示,引發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的意識。如,在講授“黃河水系”章節時,可以向學生展示相關幻燈片,提醒學生注意觀察黃河在流淌過程中,流域面積的變化,讓學生在直觀視覺中進行抽象思維能力的訓練。
三、在生活中尋找素材,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在對水產及野生動物保護等相關章節進行講解時,由于涉及知識眾多瑣碎,如果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難免會出現內容交叉混亂的情況,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缺乏生動的感官刺激,不利于知識的掌握和鞏固,更無法做到學以致用。如果在地理教學中,能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幅提高,效果也會出現質的飛躍。如,在向學生“推銷”野生動物時,本來學生就對野生動物缺乏一定興趣,更談不上去主動了解。教師在教學中,只要將生活中的點滴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學生對知識理解和記憶就變得輕松多了,學生在此過程中,思維活躍度也會得到一定提升。
四、從地理學科特點出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般都會從與地理相關的旅游、動物群體等多個角度作為切入點,迅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主要形式就是在看似互不相關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挖掘某種邏輯關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初中地理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利用諸多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讓思維能力培養的觸角延伸到課堂的各個角落。
參考文獻:
[1]張紅.淺談初中地理創新能力發展[J].學苑教育,2012(05).
[2]陳嘉熙.如何加強初中地理的興趣培養[J].新課程,2013(0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