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生
摘 要:新課改對于老師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出了相應的標準,課堂教學應注重以生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培養學生的各項素質為教學目標。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對于初中的物理教學來說也應作出相應改變。物理是一門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物理的知識結構都來源于生活,所以對于物理課堂來說,應該建立一種開放式的課堂環境,將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以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物理的各種原理并能熟練運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開放式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學生在初二時開始接觸物理,隨著學習的深度不斷加強,往往有許多人出現學習物理較為吃力的情況。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物理的各種原理沒有完全理解,所以很難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所以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及時意識到這一點,努力改變自己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實施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將物理理論與現實狀況聯系起來,以達到充分理解直至熟練運用的效果。
一、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不同。在初中的物理課上,老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改變原來那種只依賴老師口頭講課的抽象的教學模式,通過圖像、視頻等途徑將抽象的物理原理具象化,以便于學生對新授課程更容易接受。例如,在學習“動與靜”這一節時,老師可以通過視頻教學,將開動的火車與靜止的火車、速度快的火車與速度慢的火車、開動的火車與路旁的景物形成對比,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對比中感悟出靜與動的真諦,不僅可以直觀地理解這一抽象概念,做到靈活運用,而且提升了學生對物理課堂的興趣,進而也提升了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可謂效果頗豐。
二、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自主能力的強弱影響著其自身學習深度與廣度,對于物理這門學科來說,一些狹隘的認識不僅會阻礙學生對當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對學習之后與其相關的知識也是極其不利的。所以老師要在課堂中鍛煉學生的自主求索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測量電功率”這節課時,不僅僅要教授學生測量電功率的方法,還應拓展一些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可以羅列一些電器名稱,先讓學生猜測每種電器的功率可能是多少,然后讓學生在課下利用各種途徑查詢到電器的額定功率,與自己之前的猜測進行對比,從而進一步思考。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拓展其自身的知識面,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深度。
三、構建互動課堂
傳統的物理課堂往往很依賴老師的傳授,學生很少有參與其中的機會,也就無法將自己的想法與老師交流,更無法得到老師的指正或完善,這樣難免會挫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開放式的教學課堂要彌補這一點不足,充分給予學生與老師交流互動的機會,從學生的發言中了解到他們認識的正確性或片面性,
以便于及時指正。這也是相應新課改要求的一種教學模式,可以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過程中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然后對自己的教學方式作出相應改變,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科學探究:摩擦力”這一節為例,在進入新課前,老師可先向學生詢問他們對摩擦力的理解和認識,以掌握全班同學對摩擦力的認知程度,方便確定接下來的重點講述方向;在講課過程中老師可借助小滑塊等教學工具,與同學們共同實驗,來探究摩擦力產生的原因、摩擦力和接觸面積以及接觸材料的關系;在新課講述完畢后,老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與討論時間,與同學充分互動,以此來了解不同學生的掌握程度,以便于課下進行專門輔導。
四、鍛煉學生歸納能力
初中物理的學習特點之一是瑣碎,很多知識點間都有聯系,需要同學們根據學習進度不斷總結歸納。而且經過總結歸納的知識點間往往具有某種相同的特點,可以使學生運用同樣的記憶方法進行記憶。課堂小結可以作為鍛煉學生總結歸納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課堂小結,就是對所學知識點的總結概括,是對本節課重難點的汲取過程,所總結的正是學生需要重點記憶的地方,應被老師重視。而且,課堂小結老師應減少干預,將總結交給學生完成,學生通過自己的總結,既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對知識點的初次記憶,而且在總結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很多問題,可以進行查缺補漏,達到完善吸收。最后,老師要在此階段幫助學生解決疑慮,并對學生總結不完善的地方進行補充,使學生能夠做到對知識點的真正掌握。通過課堂小結,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對知識點的總結歸納能力,而且可以檢驗學生對之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情況,然后根據學生反應將之前的知識點進行二次講解,重復講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程度。這也是積極響應新課改以生為本要求的教學做法。
對于物理這門學科來說,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方式是不可或缺的。這對鍛煉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著積極影響。物理老師應盡快認識到開放式教學的重要性,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開放式教學模式,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何玉.加強小組合作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3(06).
[2]王祖源,武荷嵐,顧牡.以同伴教學法促進學生互動式學習[J].物理與工程,2013(02).
[3]傅炳勝.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構建高效物理課堂[J].中學物理,2012(1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