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等
摘 要:多年實施應試教育,學校在教學中更多的是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忽視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的身體素質令人堪憂。就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初中體育;身體素質;健康
目前來看,學校過于重視學生知識的學習和學習技能的掌握,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太少,學生的身體素質日趨下降,學生體質的發(fā)展趨勢很不樂觀。究其原因,是一系列綜合因素,不是一兩個單位的因素,也不是一兩個人的因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需要全社會、整個民族的共同努力,需要上下齊心,共同配合來完成。
一、要認真執(zhí)行國家教育政策,保質保量地開展體育教學
不管是教育部門還是學校,無論是體育教師還是其他科任教師,都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要認真執(zhí)行國家的有關政策,執(zhí)行《體育法》《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等法規(guī),嚴格按照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開展體育工作。作為體育教師,更應該發(fā)揮自身專業(yè)特長,根據(jù)學校的整體安排和部署,認真開展體育教學,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豐富學生體育理論,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全面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全面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二、要調動社會、家庭參與,確保三方互動推動體育教學
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除了靠學校的努力外,還需要社會、家庭共同參與。要通過大量的宣傳,讓社會、家庭認識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增強社會的理解和認同,從而更加關心學校的體育教學,更加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學生在學校積極參與鍛煉,但回到家中吃了睡,睡了吃,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式的體育鍛煉,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會形成“反彈”,讓學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家庭要積極配合學校,加強對學生鍛煉的督促,按照學校提出的要求,保證鍛煉時間,注重合理飲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三、要購置體育訓練必備器材,強化學生鍛煉,提升學生身體
素質
光有好的政策,好的制度,好的教師,沒有好的器材,搞好體育教學,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只能是一句空話。就像“無米之炊”,再大的“火”,也煮不出飯來。上級教育部門要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體育器材經(jīng)費投入,讓學校有錢買器材;學校要轉變以往的陳舊思想,敢于創(chuàng)新,按照規(guī)定購買配置必備的體育器材,讓學生有心買器材;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器材,運用適合學生的體育教學方法,開展教學,讓學生有器材可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通過不斷運動,強化學生鍛煉,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劉曉霞,丁洪云.擁抱陽光 強健體魄:提高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策略研究[J].運動,2011(16).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