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
摘 要:戶外活動是幼兒的天性,戶外活動蘊藏著幼兒發展的需要和幼兒教育契機,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自由、自主游戲的活動形式,在戶外活動中幼兒可以自由地進行交流,暢談自己的見解與發現,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戶外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是一種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戶外教學;前期準備;激發興趣;表達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的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戶外教學活動作為幼兒園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力圖為幼兒創造最有意義、最真實的語言實踐環境,所以,戶外教學活動是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一個最佳途徑。
一、幫助幼兒集中精力聆聽,學會表達聆聽到的內容,做好前期準備
帶幼兒出去參觀前,教師都要提前告訴幼兒參觀時應該要注意什么,但幼兒活潑好動,教會幼兒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對幼兒語言發展至關重要。如:參觀人民公園前,教師會把一些典故做成PPT,吸引幼兒集中精力聆聽,這樣幼兒去參觀時就能更好地感受歷史氛圍,同時也會把學到的典故和同伴分享。
二、在寬松的參觀氛圍中,激發幼兒表達的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如參觀了位于勤業橋下的常州梳篦研究所,參觀了常州三寶以及了解了制作的過程。首先孩子們來到了梳篦博物館,觀看了整個梳篦的制作流程,工作人員為孩子們展示了造型各異、別具匠心的各式梳篦,尤其是卡通造型的梳篦更引起了孩子們的共鳴,聰明伶俐的孩子們七嘴八舌地發表著自己的小想法和小觀點,讓在場的工作人員都贊嘆不已!
三、鼓勵幼兒簡單、條理地描述觀察對象
觀察是幼兒認識世界的窗口,幼兒在頭腦中有了豐富的表象基礎,結合原有的生活經驗,通過聯想,才能進行重新組合。如:在參觀篦箕巷時,幼兒會先做一份作業,把看到的景色先選出來,然后分組請幼兒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教師從幼兒表達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幼兒把在個體觀察的基礎上獲得的零星的分散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以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從而使幼兒表達流利且詳略得當。
四、在交流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戶外游戲為幼兒提供了語言表達的環境,對于發展幼兒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具有特殊的價值。在“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中,我班幼兒經常說的話題是“我們又搬家了”“我們家的房子真漂亮”“我們家裝修呢”等話題。我們根據孩子們現階段的興趣需要,又結合教學主題“我愛我家”,設計了參觀家家愛家具城的戶外教學活動,通過活動讓幼兒不僅了解了家具的特點,感受房屋裝修的優美與舒適,體驗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舒適與方便。
戶外活動是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一個最佳途徑,它可以為幼兒創造最有意義、最真實語言實踐環境,讓幼兒在活動中用語言解決諸多問題,有效激發幼兒使用語言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陳國美.幼兒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