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濤
【摘 要】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主流與趨勢,實現校企合作校企共培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才能達到雙贏效果。
【關鍵詞】校企合作 ? ? 訂單培養 ? ? 預崗實習
一、目前中職學校與企業合作的主要方式
(一)訂單培養模式
由學校負責招生,根據企業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養目標的教學計劃,由學校與企業共同組織實施教學,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培訓和考試內容來源于企業的需要,企業提供實習條件并投入一定資金為學校建設實訓基地建設,企業在具體的職業培養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學生畢業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后直接進入企業就業。如我縣嵩縣中專曾與上海中銳集團合作,開設汽修班,由學校負責招生,中瑞集團提供實習設備,提供教材,并對教師進行培訓,學生畢業后由中瑞集團安置就業。目前,大多數學校校企合作采用這一模式。這種模式培養目標明確,切合實際需要,企業又參與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頂崗實習模式
這種模式是勞動與教學相結合,工學交替,學生在學校學習系統的課程,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職業素質,然后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實訓,在企業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實際操作培訓,掌握相應崗位操作標準和要求,通過技能提升訓練,做到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接著學生以企業員工身份進行頂崗實習工作,熟悉企業環境,感受企業文化。
(三)參觀和見習模式
學校根據教學進程,適時安排學生到企業、工業園區、生產基地作坊參觀、見習,使學生了解生產流程和設備、設施及工作原理,學習企業文化,體驗企業生活。這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也培養了他們愛崗敬業的精神。
(四)生產車間進校園
企業把生產車間搬進校園或由學校自辦經濟實體,實行市場化運作,對外承接業務,自負盈虧,學生進入校園后既是學生,又是企業員工,學習與生產相結合。如嵩縣中專曾在校內建有菌種場,由老師常帶學生生產種植平菇、金針菇,生產菌種;美術裝潢,對外承接,廣告設計等業務,許多作品由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完成。這種模式實現了“四合一”,即“生產車間與實習車間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學習與生產合一、作品與產品合一”。學生不出校門,既能掌握企業生產及經營相關知識,又提高了實際操作技能。
(五)組建職教集團
通過職教集團來整合教育資源,協調各學校的專業設置、開發教材、評估教學質量。如嵩縣于2012年成立了嵩縣職教集團,把縣城內現有的嵩縣中專、洛陽中醫藥學校、昌琳中專、教師進修學校、洛陽畜牧中專等5所學校重組,調整專業設置,突出學校骨干專業建設;同時為更好地服務于產業聚集區和工業園區建設,促進縣城經濟發展,又新增了采礦專業、生物制藥專業。職教集團采取開放式管理、聯合辦學、校企合作、陽光工程培訓等合作創新,這一模式對更新教育理念、師資隊伍建設、教材開發、學生就業等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對企業來說,滿足了用工需要。因此,集團化辦學是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有效實現形式。
二、找準對接點,實現校企深度合作
企合作,就需要學校、企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對接,就需要職業學校根據社會需要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辦學方向,調整學校與企業關系,改變育人者與用人者之間的脫鉤現狀。通過對接,構建由學校與企業用人單位之間合作培養學生的課程體系。實現校企深度合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對接點:
1.教育觀念上,校企合作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認識規律,也體現了黨的“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及“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指導思想。
2.專業體系建設上,學校應整合教育資源,在專業的設置上,不能貪大求全,要立足自身的實際,結合區域發展經濟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建設好示范性企業、骨干專業;新設專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應邀請相關部門,用人單位的專家和實際工作者進行充分的論證,以增強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3.課程體系設置上,在對接過程中,學校各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調整等教學工作應征求企業或行業的意見,使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同社會實踐緊密聯系。教師要深入企業一線,熟悉生產過程,掌握企業需求,校本教材的編寫要有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校企合作,不只是把生產流程搬進課堂,也不只是讓學生走進企業,融入生產第一線。企業產品、服務需提升,新興科技成果要轉化,企業產品要創新,離不開大批掌握新科技的人才。因此,如何把新科技融入課堂教學,培養出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提高人才生產力,是企業與學校面對的共同課題。因此,企業參與學校教學計劃制定,課程開發,教學過程的組織與實施也十分必要。
4.逐步探索建立與企業對接的招生、學籍、教學管理制度。
5.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內容、形式、場地、紀律、安全效益、考核評價等管理機制。
6.農村中等職業學校與縣域經濟對接,縣域經濟發展需要各類人才,農村中等職業學校如何找準對接點呢?要真正實現“招得進,留得住,送得出”、“上崗率高”的辦學效果,實現為地方經濟服務,我們必須認真研究與工業園區、產業聚集區對接的計劃、措施,全面了解企業的產業情況、工種項目、技能人才要求等;同時認真分析學生情況、專業設置、課程設置、課程開發、對接的企業崗位,選準對接點。
總之,校企合作,校企雙贏,這是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主流與趨勢。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認識到合作中存在的問題,找準對接點,校企合作之路必將越來越寬。
【參考文獻】
[1]魯昕.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 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2011年中職校長研究班上的講話.
[2]劉煒英.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校企聯合辦學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7.
[3]李亞營.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優勢走技能人才培養的特色辦學之路[J].中國培訓,2006(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