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茜
【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情境—問題”教學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發揮數學課堂的教學價值,即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主動性,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其創新精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與思考。本文基于“情境—問題”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意義,對此種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情境—問題”教學模式 ? ?高中數學 ? ? 應用策略
“情境—問題”教學模式,旨在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認知能力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喚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思考、樂于探究的意識,從而提高其數學綜合能力。在“情境—問題”模式的實施過程中,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是教學的核心內容,通過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繼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情境—問題”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意義
“情境—問題”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可以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數學教學中引入“情境——問題”模式,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有利于激發其學習潛能的情境,有效將數學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完美結合,教師可以高效地將數學知識滲入到學生的靈魂中去,并在“情境—問題”模式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二是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情境—問題”教學模式有利于將抽象、枯燥的高中數學知識形象具體、趣味生動化,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學生主動深入學習、掌握和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情境教學模式還可以有效激發和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通過自主探究形成發散思維,逐漸使得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得以提升。三是“情境—問題”教學模式是時代發展和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必然要求,對推動素質教育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重要影響。素質教育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的實現途徑離不開“情境—問題”教學模式的構建。
二、“情境—問題”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策略
“情境—問題”教學模式,可以促使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問題情境中養成主動學習知識、酣暢體驗知識的習慣,對于豐富學生學習體驗,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將“情境—問題”教學模式巧妙貫穿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很有必要。
(一)創設情境——促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優秀的高中數學教師總是善于運用多種方式構建“情境—問題”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能否成功實施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就是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情況和認知能力的不同,創設一定的數學教學情境。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出發,充分運用他們熟悉的各種事物作為情境創設的素材。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可采用數學歷史故事講解、新聞報道、人文知識的滲透等方式。例如,在“推理與證明”的實踐教學中,可以通過對學生講解“哥德巴赫猜想”“費爾馬定理”“四色原理”等知識,這些集人文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知識極易引起學生對“推理與證明”知識的重視,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再如,在高中概率知識的學習時,學生很難準確區分必然事件與偶然事件,他們認為天氣預報很準,于是認為天氣是必然事件,這時教師應充分運用人文知識向學生講解清楚,有利于學生進入高效學習狀態。
(二)提出問題——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其抓住重點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問題多種多樣,提出問題的形式也煩瑣復雜。教師應基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和認知能力,針對同一個數學問題情境,多角度、多側面地提出問題,或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他們盡可能多地提出數學問題,以加深學生對某一數學模塊和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高中數學中有限的基礎問題種類,使學生在提出問題時有了很大的針對性,基本知識點、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等各個方面存在的疑慮都可成為提問的依據。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特別是高三復習階段,教師更應引導學生針對自己不能理解或理解存在偏頗的知識點處提出問題,與此同時抓住復習的重點。例如,在《概率》實踐教學中,學生總認為“四個人按照順序抽簽決定誰可以擔任班級重要職務”不公平,于是許多學生紛紛有針對性地提出各類問題,對于學生“心存疑慮”的情況,教師應運用相關概率知識幫助學生攻破這一難題,便于學生對概率知識的深刻掌握。
(三)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成功喜悅,提升自信
解決問題是“情境—問題”教學模式順利實施的最后一關,正確把握問題精髓,幫助學生高效解決問題,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內在的探索心和求知欲,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因此,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數學素養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要想檢驗學生學以致用的效果,創設一定的問題場景,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鞏固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很有必要。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手段,誘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總結,將情境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一一擊破,使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例如,在《圓的標準方程》學習時,可以創設一個場景:“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任何一條直線都可以用一個一元一次方程來表示,那么圓可以嗎?大家可以通過自己對課本的探索,找尋這個答案,然后分組討論并解決以下問題……”接著教師便在黑板上畫上一些簡單的圓,給出相關條件,激勵學生試著寫出其方程式。解決問題的過程夾雜了艱辛,于是學生更加珍惜這些學習喜悅,而學生的數學素養便逐漸提升。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入“情境—問題”教學模式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努力的過程,高中數學教師應善于創設數學情境,指引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除此之外,教師應加強教學反思,通過教學反思,推陳出新,尋找更多創新性的教學途徑,以期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宇. 情境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D].蘇州:蘇州大學,2009.
[2]張峰,孫萍. “情境—問題”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9):128-129.
[3]曾小明. 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探索[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