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新曲 區日華

摘要:目的對患有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學齡前小兒進行中醫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分析和討論。方法將本院收治的100例患有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小兒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兒行常規護理治療;干預組50例行中醫護理干預,比較2組患兒治療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結果通過對數據比較分析后發現,對照組平均住院天數高于干預組: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0qo,干預組總有效率為96. 0%,差異較為明顯(P<0.05);護理滿意度比較,干預組患)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P<0.05),差異較為明顯。結論在反復呼吸道感染中,中醫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兒的總有效率和護理滿意度,建議在兒科臨床護理中進行廣泛推廣使用。
關鍵詞: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27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5)04-0098-02在兒科常見病中,學齡前小兒的反復呼吸道感染較為常見。其疾病特點是反復,在1年內有7~10次以上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一般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見,且前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可有發熱、流涕、鼻塞、輕咳等癥狀,如治療不當對患兒的身體健康會產生極大隱患[1]。學齡前小兒一般免疫力較為低下,對于患有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患兒應進行更有效的護理措施,以加強治療效果,減輕患兒家屬負擔,同時消除患兒健康隱患。本文對患兒采取中醫護理干預措施,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研究的主要對象為本院收治的100例患有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學齡前小兒,隨機分為2組,分別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在3.8~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1.0)歲;1年內呼吸道發生感染4次16例,發生感染次數5次及以上34例。干預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在3.8~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0.5)歲;1年內發生感染4次16例,發生感染次數5次及以上34例。100例患兒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通過對2組患兒的年齡、性別和感染次數、生長發育指標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后顯示,無明顯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1.2護理方法1.2.1對照組對照組50例進行常規護理。發熱護理:使用32℃~ 34℃溫水對患兒進行全身擦拭;抗病毒護理:對患兒采用靜脈滴注抗病毒藥物。抗感染護理:對患兒進行靜脈滴注抗感染藥物;患病期間注意保溫和進行營養護理支持,以免出現水電解質紊亂。針對患兒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1.2.2干預組反復呼吸道感染屬于中醫“虛證”范疇。由于小兒稟賦不足,肺脾兩虛,肺氣虛弱則表衛不同,脾胃虛弱則化源不足,五臟皆虛,故易受外邪侵襲。因此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中醫護理干預。住院期間,有計劃地對家長開展中醫健康教育,重點講授中醫推拿按摩保健方面知識,采取講座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形式,現場示教等方法,講解中醫干預方法:(1)按摩療法每天1次。接受護理的患兒取仰臥位,分別對患兒的內關、神門按揉3 min,而后讓患兒取俯臥位,醫護人員采用掌揉法對患兒的背部進行放松,自上而下進行2 min,捏脊5次,按揉肺俞2 min,心俞2 mm。此護理對醫護人員的要求是手法要輕快柔和,力道要適當,輕重交替,按摩期間要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進展情況。并及時對患兒出現的并發癥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2)對患兒情緒的護理。患兒在患病期間可能會產生不良的情緒反應,一旦出現情志的過度興奮或者是抑制就會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和臟器功能紊亂等較為嚴重的后果。此時就需要醫護人員密切注意患兒的情緒變化,并在患兒出現不良情緒時及時的轉移其注意力,以減少患兒的不良情緒,避免對治療產生不良影響。而后根據患兒的性格,進行鼓勵和適當的監護,避免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同時在按摩過程中多采用溫和的語氣并適當的對患兒進行頭部的撫摸,以減少其不良情緒的蔓延,讓患兒感到安全感并放松心情。出院后,由家長繼續進行同樣的護理干預,1個月后觀察療效。1.3療效判定標準療效判定標準根據《兒科學》[2]。顯效:患兒在停止治療后未出現感染癥狀;有效:患兒在停止治療后出現病情反復,但反復的次數較治療前有明顯降低;無效:患兒在停止治療后出現病情反復,而且反復次數較治療前增加。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則用例數和百分數表示。數據采用x2檢驗,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治療結果
治療結果,見表1~3。3討論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感染所引起,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由于小兒上呼吸道鼻腔短小,鼻黏膜柔弱而血管豐富,咽部相對狹小,且較垂直,鼻咽部富于淋巴組織。因此,對外界致病因子的驅除與防御能力均較薄弱,易受感染。而且學齡前小兒在幼兒園接觸不同環境、不同人群,導致免疫力較低,更易出現反復呼吸道感染[3]。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導致患兒機體免疫球蛋白消耗量加大,致使免疫力降低,二者形成一種惡性循環[4]。
對于小兒的反復呼吸道感染,護理工作在治療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和意義,應用中醫推拿方法,結合情志護理,可以加強臟腑功能,健脾強肺,調節免疫機制,增強抵御疾病的能力,使孩子不易為病邪侵犯,進而減少呼吸道感染頻率,減輕患兒的發病程度。本文對患兒進行中醫的護理干預,結果顯示無論從治療有效率還是患兒家屬的護理滿意程度,均高于常規的護理措施。此法對患兒疾病的治療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加之沒有副作用,倍受家長和患兒接受,故建議在兒科臨床護理中廣泛應用。參考文獻:[1]王晶晶,中醫護理干預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4,28(9):145-147.[2]沈曉明,王衛平.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2-103.[3]王建龍.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 24):628-629[4]陳慧中,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判斷條件及反復肺炎診斷思路[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2(3):163-165.(收稿日期: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