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亮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以及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第一、第二產業所占的經濟比例在不斷降低,而第三產業的經濟卻在逐年的上升。電視產業作為社會第三產業結構中的一員,其經濟的發展不僅能夠直接影響社會的經濟收益,更能夠體現出社會的發展情況。因此,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的經濟產業情況,應該對我國電視產業的發展進行探究,并針對當前的新媒體時代,思考電視產業的未來發展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電視產業 發展策略
電視產業的發展開始于20世紀的80年代,自第十一次政府工作會議后,我國的電視覆蓋率獲得了大幅度的增加,因此,我國也就成為了一個電視大國。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電視產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更愿意在互聯網上進行各種視頻、電影、電視劇的觀看,而網上的視頻網站也是多種多樣,優酷、百度、騰訊等網站更是獨占鰲頭,如何在這個新媒體時代使電視產業繼續發展成了每一個電視產業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創新、融合、服務”也就成為了電視產業發展的唯一出路。
一、中國電視產業的發展歷史以及發展現狀
1、中國電視產業的發展歷史
中國電視行業誕生在冷戰的期間,最初的使用目的是向人民群眾宣傳國家的政治制度,傳播文化知識以及充實人們的文化生活。但是,由于當時的國民經濟十分落后,故而,電視的傳播功能并沒有得到有效的釋放。據統計,20世紀50年代末的電視節目中,故事片占總播出時間的二分之一,戲劇轉播占總播出時間的三分之一,新聞紀錄節目、演播節目以及科教節目占總播出時間的五分之一,因此,這個時期的電視節目被稱為電視中的“微縮影院”。
此后電視產業的發展道路依然十分崎嶇,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葉,由于受到當時社會政治環境的影響(即左傾思想的影響),電視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抑制,例如禁止播放文藝節目、主要宣傳政治時事,因此,電視節目的播出變得十分單一,這給中國電視的發展留下十分深刻的教訓和傷痛。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和推進,我國的社會經濟體制也有了很大的轉變,社會經濟得到了提高,所以,應人民的要求,政府積極倡導并大力支持電視產業的發展,這個時期是電視產業得到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不僅僅表現為電視節目數量的增加,也包含電視節目類型的增長,由于這個時期的電視產業不再是單一的政治宣傳的工具,因此,電視節目的類型得到了極大的豐富,生活服務類節目、綜藝娛樂類節目、教育益智類節目以及財經類節目就是在此時得到發展的。
此外,電視產業的經營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轉變,在改革開放前,電視機構是事業單位,因此電視機構的所有花銷都是由國家的政府機構進行支付,但是改革開放后,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商業廣告作為電視機構的一種補充收入出現了,此后,中國電視產業在保有事業單位性質的同時還植入了商業性質,因此,電視產業也成為了社會經濟的一個重要的參與者。現在,電視產業已經不再由財政撥款,而是自負盈虧的經濟實質,雖然有商業廣告這種資源補償形式,但是,電視產業還沒有完全成為一個商業性質的機構,在商業力量的推動下,也有少部分電視產業成為了具有獨立法人的經營性產業。
2、中國電視產業的發展現狀
我國電視產業現階段的發展狀況是擁有許多的產業鏈,即廣告市場、付費電視市場、電視衍生品市場以及電視購物市場;電視內容也有很大的變化,即開發了更多的娛樂文藝性質的節目、生活服務類的節目以及教育性質的節目,使電視的內容變得更加的專業化、工業化、市場化、多元化以及集約化;電視的形式變化很大,從開始黑白電視到有線電視,再到現在的數字電視。
二、中國電視產業的發展策略
1、中國電視產業的“四網融合”發展
電視產業四網融合發展是指將數字電視網、廣播電視網、寬帶通信網以及互聯網進行融合,以實現電視產業技術功能的前沿性,換句話說,就是使電視在語音、數據、視頻、上網這四方面進行融合,以減少用戶體驗的差異性,使電視產業逐漸成為一個統一的有機體。“四網融合”的電視產業不僅能夠使新聞媒體行業得到業務的創新,還能夠打破傳統的電視傳播形式,使信息傳播的效率達到最大化,進而使電視的傳播內容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從而推動電視產業的進一步繁榮。
2、中國電視產業新業務的發展
(1)有線數字電視的發展
當前,有線數字電視的發展有以下幾點問題,即盈利模式單一、整合矛盾重重、發展達到瓶頸以及內容匱乏問題突出等等,為了解決有線數字電視發展中的弊端,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給予解決,首先是消除行業之間的壁壘,加強網絡的整合以打破單一的應力模式;其次是把握機遇,進行“四網融合”,以合作的關系來解決個產業之間的矛盾;再次要加強市場營銷能力,完善電視產業的服務功能以及突破發展瓶頸;最后要不斷的進行創新以及增值服務,以豐富電視產業的內容,除此之外,還要完善內部的管理體制,以增強電視產業之間的管理。
(2)移動電視媒體的發展
移動電視媒體通常是安裝在地鐵、有軌電車、汽車、飛機等移動交通上,其安裝的目的是用于滿足人們的視聽需求。數字電視的傳輸方式有三種,即地面傳輸、有線網絡以及衛星傳輸三種方式,而移動媒體的傳輸方式一般只是通過地面傳輸系統來接受信號,因此,相較于有線數字電視,移動電視的覆蓋范圍更具有優勢性,所具有的商機也很多。目前,移動電視媒體的節目主要有三類,即休閑、資訊以及新聞,由于移動電視媒體的傳播效果較好,所以其也具有較高的商業價值。
目前,我國公交、列車、航空等行業的移動電視媒體的發展都較為成熟,以發展的態勢看,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是能夠加快資源的聚集速度,進一步加強能源的整合力度;其次,能夠使節目內容的供應源得到穩定;再次,能夠促進有線數字電視的更新和發展;最后,能夠吸引更多高品質的優質客戶。
雖然移動電視媒體的發展較為成熟,但是也有其不足,如政策發展不配套、內容生產不足、很難打破壟斷現象以及產業鏈不夠規范等等。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可以采取構建市場的分銷體系、打造品牌形象、加強創新、多元經營以及培養全方位的客戶資源等等措施。
(3)網絡視頻發展業務
網絡視頻是新媒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電視產業可以對其進行融合,以加快電視產業的發展。現階段,大部分的中國群眾都會選擇在家觀看網絡視頻,其中,有大部分受眾選擇運用網絡收看電視劇、綜藝節目等,為了滿足受眾的要求,電視產業也需要進行網絡視頻的融合。由于該產業發展得不是很成熟,因而,有諸多問題需要有關人士進行解決,如配套政策不明確的問題、沒有產業特色的問題、成本高收益低的問題、侵犯版權尺度難以把握的問題以及技術受限等問題。
(4)手機電視業務的發展
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推出和更新,手機電視的業務變得越來越多,更多的人選擇通過手機來觀看電視節目,但是由于手機電視的商業模式以及發展理念有較大的差異,因而,手機電視的發展在體制及機制上有很大的障礙,需要繼續開發以及完善。在探討手機電視未來發展時一定要擯棄手機電視只是小屏電視的狹溢觀點,在一個橫跨通信、廣電和互聯網的領域,各方應當提倡融合而不是人為地分割市場。電信網絡具有模式成熟、信號覆蓋面大、交互性強的特點,能夠更好地利用雙方的網絡資源和客戶資源,降低投入成本,實現資源互補和市場雙贏。
三、中國電視產業的發展趨勢
1、電視產業技術平臺的發展
首先,協同無縫覆蓋技術,這樣一個無縫立體覆蓋網絡可以為固定用戶、移動用戶、邊遠城鎮和鄉村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端對端電視服務。其次,服務支撐體系,在網絡和用戶之間構成完整的服務支撐系統。再次,媒介資本管理系統,是實現電視節目采集、編輯、制作等的核心。然后是數字廣播電視智能終端。最后是電視安全播出與監管系統,在數字化、網絡化的開放環境下,構建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與監管系統,防范網絡攻擊和非法侵入、非法復制拷貝是確保電視產業安全性的必要手段。
2、新媒體時代下核心產業以及重點產業的變化
首先,內容產業成為電視產業的主導產業,電視內容產業不僅指的是節目的研發生產,而且包括依托內容產品開發數據庫,這就使得內容生產地位凸顯,成為電視產業中的核心價值創造者。其次,內容集成平臺成為電視產業的核心環節,節目集成平臺既能作為節目交換及信息發布平臺,又能為內容生產商提供多樣化的視頻素材。最后,電視網絡向數字綜合信息網絡方向發展,未來電視產業的走向必然是泛媒體化,是一個媒介融合和產業融合的過程。電視業內人士和主管部門一定要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從整體上把握電視產業的戰略規劃和現實路徑。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電視產業的發展從政策的傳播者逐漸演變成人們休閑娛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發展的形式從最早先的有線電視系統到閉路電視系統,再到數字電視,最后到現在的網絡電視。為了使電視產業發展得更加繁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發展,即從有線電視、移動媒體電視、網絡電視以及手機電視四方面著手,使電視產業的平臺技術變得越來越完善,實現電視產業核心的穩定發展。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