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娜
[摘 ? 要] 本文對小學語文跨越式發展的主要目標、中年級段學生的整體能力現狀及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相關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措施,這對推動小學語文跨越式的發展,實現中年級段在語文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突破,提供了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 小學語文;中年級段教學;跨越式發展;實驗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將生字、閱讀和作文進行有效的學習認識,同時以語言的應用作為整個教學的主線。這種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跨越式的發展。要想使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更加明顯,需要進一步分析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
一、跨越式的教學目標
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設置。一般國內小學都是六年制的教學,分為3個階段,其中一、二年級為低年段,這個階段的教學目標主要是不斷增加自己的識字量,至少要達到2000個漢字,能在多種文學的閱覽方面存在濃厚的興趣,還能在作文方面不斷將一些想法通過漢字進行有效表達。在中年級階段,相應的教學目標就是在低年級識字的基礎上,以課本為藍本,不斷增加漢字的認知量。這個階段不僅僅局限于一些簡單文學作品的欣賞,更多的是一些典型文學,能在一些課本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質疑,同時在語句的理解方面,中年級學生要大大高于低年級學生,很多語句理解難度不斷增加,需要將這些語句不斷聯系上下文進行理解,從中體會一些深層次的意境。在寫作方面,中年級階段的學生需要進一步掌握敘述一般記事型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將一些課本中較為深刻的句子聯系到自己的寫作上,作文的形式可以多元化,可以是社會見聞或是閱讀一個文章之后的感受等等,但是需要學生進一步提升自己對于事物的想象能力,激發其學習寫作的興趣,不斷嘗試新的寫作方式和內容題材。
二、跨越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對象的分析
中年級階段的小學生年齡結構大概在9~10歲。在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正在發生一些潛在的變化,另外還有一些智商方面的不同也開始產生。這些潛在變化將對孩子一生產生很大的影響。中年級語文教學對象的分析,這個階段是從低年級簡單化的學習不斷過渡到高年級較為復雜的學習過程。這個階段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使得學生不斷適應高年級的教學方式。根據調查分析,在低年級階段,他們的成績基本上相對集中在高分階段,到了中年級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開始出現差異,一旦沒有重視這方面的差異,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將會降低。在進入高年級階段之后,這樣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再想進行彌補,其難度就大了。
(二)具體教學問題
1.傳統教與學的關系嚴重影響語文教學質量
一些學校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今天還在堅持著傳統教學方式,教師在上面不停地講,學生在下面不斷地記,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學生在這一個過程中始終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習的主動性很難被激發出來,更加談不上有學習興趣的提升。很多低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三年級,對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適應,只是一味地應付教師出的各種造句、背誦和聽寫等,對于文學的一些興趣和愛好已經被扼殺在搖籃之中。
2.形式主義的教學嚴重背離教學目的
很多公開課的主題就是素質教育。不斷培養學生喜歡語文學習的原動力,不斷提高學習積極性是其開展公開課的教學目的,但是很多教師將這一目標置之腦后,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多種教學方式堆砌,這樣就顯得華而不實。小學生為了上好這樣一堂形式多樣的語文課,需要前一天在家預習到很晚,一些簡單的課程被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做得更加復雜,嚴重影響學生的正常理解,違背了教學本意。
3.過多的現代教學手段不適合小學語文的教學
小學生具有好動的特性,對于那些經過現代教學手段美化的課程還是比較喜歡的。但過多的現代教學手段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之中,就會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忽略教學體質,沖淡教學目標。過多的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教學過程顯得相當浮夸,真正應該突出的教學趣味性沒有有效體現。因此,不能將多媒體這種現代教學手段過度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更不能只強調課堂的活躍程度,不注重教學內容的本質要求。例如,有的教師在《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學過程中,用背景音樂、動畫、圖片等全方位技術支持的PPT課件,教學氛圍濃厚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整個PPT的播放之中,教師最本質的課文朗讀卻被忽略了,那么好的氛圍,卻缺少了課本朗讀訓練,忽略了教學本質要求。
三、跨越式教學的具體措施
1.強化學生造句能力的培養,促進讀寫水平的提高
中年級學生的主要語文學習任務還是漢字、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尤其是閱讀理解問題需要在低年級那種簡單的造句組詞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能力,嘗試一些較為復雜的造句,不斷實現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在讀寫水平方面還是需要不斷地練習,不斷向更深層次的方面過渡。中年級階段可以練習相對較短小段落的讀寫,到了高年級需要的是對較為復雜的一些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因此,在中年級階段需要不斷強化學生的造句能力,有效提高讀寫水平?,F在的教材都有相應的教學大綱,教學方式完全套用其中的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在教學思路上進一步沿襲一、二年級以字詞練習為核心的語文教學內容,同時不要忽視了段落的讀寫練習;第二,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循序漸進,慢慢提升,很多工作都有自己的規律,要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練習,逐步實現這種能力的提升。
2.認字內化為自學內容,背誦和其他教學不斷融合
隨著課本內容長度的增加,大量的生字在課本學習過程中出現,尤其是中年級階段的生字量不斷增加。如果還是像低年級一樣,教師一個一個生字地教,這樣的速度、生詞量,在中年級的語文課堂就很難實現高效。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使用字典,實現對工具書的使用。另外,背誦是一種不斷提升語言語感理解的方法。在這個時期,學生的大腦對一些形象事物具有很強的記憶力,所以教師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背誦一些課本中的典型語段,實現對有效課本的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背誦可以使得學生進一步掌握語文學習的語感。
3.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有長期的訓練和磨合。不斷加強對漢字的認識,還有語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作文能力的培養,都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了好的習慣,這些學習過程順理成章,尤其自學能力的養成更是關鍵的關鍵。
總之,中年級階段是整體小學語文教學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由于一些教師教學方法不當,教學手段欠佳,出現了很多問題。提升造句能力和讀寫水平,將認字內化為自學行為,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將直接推動小學語文跨越式地發展,實現中年級階段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崔包,敖瑞蓮,袁磊.非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跨越式發展創新試驗的實踐與思考——以甘肅省成縣地區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21(12):157-158.
[2]陳玲,胡智杰,周志.1∶1環境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特征研究——基于視頻案例分析的視角[J].中國電化教育,2014,12(02):123-124.
[3]劉鳳云,鄭鳳貴,楊志華,等.關于培養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發展性策略研究的實驗報告[A].2015年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5,(02):141-142.
責任編輯 敖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