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摘 要: 情感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環。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能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關鍵詞: 數學教學 情感教育 心理素質
在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所以要實施好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教師要設計積極的教學情境,激勵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情感的產生,使課堂充滿生機。通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挖掘教材內容中潛在的情感因素,實現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
一、數學教師要重視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是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與愿望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體驗,它對學習活動具有定向、啟動、調節和維持的作用,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包括學生的態度、情感、信念及情緒,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實現學生積極、健康地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潛能的充分發揮。情感教育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認為認知和情感對學生的發展同等重要。如果說知識教育是在培養學生的技能的話,情感教育則是在塑造一個人的靈魂,它對學生的長遠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在教學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育的實施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若想順利地開展情感教育,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一方面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和專業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對教學充滿熱情,具備耐心,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只有這樣才能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
數學課就像是一塊情感的綠洲,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傾注自己的情感,才能使這塊綠洲充滿生機活力。認識到了情感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就要重視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情感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提高數學教師的自身情感修養。數學教師除了要熟悉學科知識,提高專業能力外,還要努力學習文學藝術、社會歷史等方面的知識,了解青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虛心向他人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情感。教師要善于與學生和家長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成長情況,為情感教育的有效進行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二、數學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的實施
數學教學過程不僅是教師與學生信息交流的過程,而且是雙方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通過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適時激勵學生,能順利地實施情感教育。
1.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數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啟發式教學、任務驅動式教學、情境式教學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等。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并產生相應的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可以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進而主動追求知識的學習。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啟發學生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在面對挫折時要迎難而上,刻苦鉆研。教師還要注意因材施教,使學習水平不同的同學都能取得進步,增強信心。在提問和討論時教師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盡量讓更多的同學有站起來發言、展示自我的機會,培養他們的交流能力和應變能力。教師還要注意學生的反饋,多與學生交流,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多地熟悉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用途,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其學會知識的遷移,保持學習熱情。
2.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在情感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教師首先要熱愛和尊重學生,對學生關心愛護,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要及時予以指導和幫助。只有真誠地關愛學生,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親切感,進而形成愉快的心境和良好的情感。
其次,教師要以身作則,起到示范作用,成為學生的榜樣。在教學中,通過富有親和力的表現,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良好的印象,使學生感到教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這對于學生良好情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教師要善于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充分利用數學教材的德育因素,逐漸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和心理素質。教師通過長期的言傳身教,使學生實現了思想上的升華,同時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同和尊敬,從而形成了良好的師生關系。
3.適時地激勵學生
數學教師要相信和尊重每一位學生。有些學生一時學習成績不理想,教師要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原因,對癥下藥,鼓勵他們認真學習,提高學習成績。對一些感到孤獨,有自卑感的同學,教師要用關愛幫助他們走出內心的陰影,重新點燃他們的自信。對于學生取得的每一次進步,教師要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即使某些同學犯了錯誤,教師在批評的同時也要找出犯錯的原因,對學生進行耐心的引導,防止他們再犯類似的錯誤。
在課堂上,數學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教學中要體現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情緒,有助于學生優化學習效果。教師還要巧用語言激勵的作用,課堂上,教師每一句鼓勵的話語,每一個肯定的眼神,每一次滿意的微笑,都會使學生感到親切、溫暖,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激勵表揚的形式能滿足學生的心理要求,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尊重和發展。
三、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拓展訓練
在課堂上開展有趣的訓練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的有益補充,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是實施情感教育的良好途徑。
開展趣味性強的課堂活動,如猜數學名詞、講數學故事、智力競賽等,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取得進步,同時增進學生的學習自信,使他們在合作交流中體驗到參與的快樂或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學生調整心態,舒暢心情。對于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和新的發現,教師要給予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活躍的課堂活動,學生的情感被有效調動起來,培養了他們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的持續健康發展。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良好師生關系,通過教學內容的設計和自己的教學藝術,讓課堂變得生動,使學生形成豐富的情感和積極的態度,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信心。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能對教學活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數學教師要讓知識插上了情感的翅膀,使學習過程變得富有趣味和魅力,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是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