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秋萍 顧曉晴 張霞
摘 要: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網絡學習環境。如何充分運用網絡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當今教育界的熱門話題。本文通過分析學生利用網絡學習的現狀,找出當前英語專業學生在網絡環境中自主學習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探討英語專業學生基于網絡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 英語專業 自主學習 網絡環境
一、引言
近年來,自主學習成為國內外教育思潮中的熱門話題之一,日益受到教育界學者們的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及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普及,為人們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各種利用學習資源建立的交互式自主學習系統漸漸進入了學生的視野。與此同時,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優勢,有效地自主學習成了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筆者通過分析當前英語專業學生在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網絡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影響,從而找出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二、網絡環境下英語學習的自主性
網絡環境下英語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其自主性,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對此做出精辟的論述。Henri Holec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學習者自主”(learner autonomy)的概念。網絡環境下的外語教學有助于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獨立自主進行創造性學習的輔助性學習模式。Decid和Ryan 認為, 在機助教學的環境下, 語言輸入量大, 學習內容形象有趣, 可視、可聽、可說, 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可以成為有效的學習激勵因素(Dickinson 1995)。Paramskas認為,在機助教學模式下,學習者可根據各自英語程度的需要,制訂學習計劃,決定自己投入的時間、完成的學習量及內容、采取的學習方式等,并在學習與探索的過程中確定哪些內容對自己更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個性化的教與學(Paramskas 1999)。Dickinson通過研究證明計算機輔助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習者的自主性,增強學習動機和提高學習效率(Dickinson 1995)。國內許多學者也認為在學生積極完成具有真實性、研究性和挑戰性的學習任務過程中,信息技術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陳青松,許羅邁,2006)。
目前語言學習的網絡化已經勢不可擋,但在現今階段,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仍存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網絡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成為研究重點。
三、英語專業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從自主學習本身的特點分析,英語專業學生主要帶有以下特點。
1.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性學習。主動性學習把學習建立在人的能動性基礎上,以尊重、信任、發揮人的能動性為前提。影響自主學習能動性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部分大學生仍然沿用中學的學習方式,過于依賴老師的督促和引導,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課堂上學習方式的單一,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而缺乏學習能動性。從學習者方面講,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盲目自信,忽視平時的積累,認為臨考前突擊就能過關,導致更缺乏學習的能動性。還有一些學生學習基礎差,缺乏自信,這些學生的聽力和口語基礎較差,從而不肯開口說,形成惡性循環,失去學習的能動性。
2.自主學習的獨立性。自主學習是在人的獨立性基礎上進行的學習,它的實質是獨立學習。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這就要求學生擺脫舊的學習習慣,不依賴別人,尤其是老師,進而自主獨立地學習。大學生缺乏獨立性的原因之一是很多學生在中學時期養成依賴老師的習慣,填鴨式教學成了一種固定的教育模式,學生只會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導致其學習上獨立性的缺失。大學的學習環境與中學不同,大學教師通常講課速度比較快,與學生見面的時間也比較有限,時常有學生反映上課時不能完全消化課堂上的內容,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同時,部分學生缺乏對自己學業的規劃,若離開老師的指導,在學習上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導致學習目標不明確等問題。這就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提出要求。
3.自主學習的個體差異性。學生的自主學習存在個體差異性,每位學生的自身條件都是不同的,有些學生忽視自身能力高低,盲目從眾,選擇不適合自己能力的課程或平臺自主學習,從而無法保證學習效果。
四、網絡環境對自主學習的促進與支持
多媒體網絡環境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網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學習。網絡教學平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1.網絡和多媒體使英語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變得多樣化及便捷化。在網絡平臺這個開放性的學習平臺上,學生可以接觸到豐富的教學資源。除了傳統課堂里的知識,學生還可以從網上下載參考資料,對已學知識加以復習鞏固。一些網絡平臺提供更為專業的公開課及電子期刊,學生往往能從中拓展知識面。同時,網絡化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來說更為方便。它幾乎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隨心所欲地利用網絡汲取自己想要的知識。
2.網絡和多媒體使英語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生自身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他們所有的認知水平的不同,認知需求也有所區別。多媒體信息呈現是多樣的,有音頻形式、有文本形式,等等,不同的學生往往能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形式。如今,網絡上有很多英語教學軟件,能夠真實重現課堂教學環境,提供新鮮的英語學習資料,這些資料涉及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能夠充分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幫助他們鞏固基礎知識,拓寬視野。
3.網絡和多媒體使英語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具有實時互動性。在傳統自主學習模式中,學生往往是進行“一個人”的學習。網絡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互動手段,如:教學平臺中的討論板塊,貼吧里的語音視頻交流,互寄郵件,等等。通過交流,學生在語音、語調、語法及文化知識等方面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及文化素養。
五、網絡環境下培養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與途徑
1.學生可以利用網絡環境的多樣性。網絡環境下,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形式的信息,有聲音、文字、視頻、圖片,等等。知識呈現形式的多樣性,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變得具有趣味性、生動性,不再枯燥乏味,學生變得有興趣去學,大大增加自主學習心向。網絡平臺上一些影視資源使學生邊玩邊學成為可能,很多英語專業學生選擇在空余時間看美劇,從而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發音能力,學習效率倍增。同時,豐富的教學資料可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在網絡平臺上,信息多種多樣,有偏文科的理論知識,也有偏理科的實驗結論,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自由挑選自己需要的信息。
2.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課堂內的英語練習大多是在假設的情境中進行的,學生常常是為學語言而學語言,沒有語言環境的真實感,不能投入進去。而在網絡上,學生可以直接點播英語電影、衛視英語節目和英語教學參考片等,接觸到真實的語言環境,甚至可以和教師或外國人用英語交流,這就為學生提供了獲取英語信息和練習實踐的好機會,有利于鞏固學生的語言知識,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和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
3.學生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個性化學習。學生能力決定了個體的差異性,因此,每個人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盡相同,只是依靠傳統教學中教師、書本傳授的一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必須利用網絡,依據自身情況,制訂學習方案,進行知識的鞏固與擴充。
4.學生要學會脫離傳統的監督式學習方式的自主學習方法,獨立利用網絡學習。自主學習強調的是學生的獨立性,學生迫切需要擺脫對教師指導的依賴。在沒有教師監督的壓力下,學生應學會獨立制訂學習計劃,并且是個性化的學習計劃,然后一步一步實施學習計劃,很多學生缺乏這種主動性、獨立性。
六、結語
迅猛發展的網絡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環境,它的互動性使學生不再局限于被動式學習,而是自主地進行個性化學習。然而,在自主學習時,學生仍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一方面,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與獨立性有待提高,不能總依賴外界的監督。另一方面,學生對待自主學習的態度具有個體差異性,因此需要學生針對自身情況,提高自主學習積極性。網絡環境能夠給予學生環境、知識、方法等方面的支持,促進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幫助英語專業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Pergamon: Oxford. 1981.
[2]Dickinson, L. Autonomy and motiv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J].System. 1995.
[3]Paramskas D M.The shape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CALL):Media,Design and Applications . 1999.
[4]陳青松,許羅邁.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網絡化外語自主學習[J].外語界,2006(6).
基金項目:江蘇省大學生創新項目(項目編號:20141033053X) 。
通訊作者: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