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
摘 要: 英語課堂練習是英語教學中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過程。英語課堂練習就其形式而言,可分為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訓練,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練習,學生實現了從接受現有知識到嘗試使用的過渡,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它是老師及時得到教學反饋的重要途徑。作者結合日常教學工作,闡發了對英語課堂練習的認識。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學習方法 課堂練習
一、英語課堂練習的作用
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使用英語交際,要培養學生的這種交際能力,必須依賴實踐。英語課要上成實踐課,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教學中,每節課都離不開練習的參與。例如我在教授9A Unit 1“Star Sign”的Reading部分時,練習就貫穿于整節課的教學。在新授課前,我設計了三個問題:“When were you born?”“What is your star sign?”“What characteristics do you have?”學生通過這些與星座和性格有關的準備性練習,為學習新知識做好了知識的遷移準備。在新課講授過程中,我結合課文的一些知識點,如詞組“be divided into”和句型“It’s adj of sb to do sth”等的用法,組織相應的反饋性練習,根據練習反饋及時調整上課的進度和難度。講授結束以后,針對文章的內容,完成課文后面的相關習題,這些鞏固性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這節課后,我還要求學生完成一些提高性的綜合練習。這些英語練習可以促進學生對英語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進一步理解、掌握、鞏固和運用。
二、英語課堂練習的設計
1.課堂練習的設計要有趣味性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內部因素,也是影響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至關重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英語課程目標的有效途徑。因此在設計英語課堂練習時,要做到讓練習變得具有趣味性,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找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并且讓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開始一節新課的學習。如在教授7A Unit 5 “Let’s celebrate”第一課時時,我首先給學生播放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Jingle Bells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大家談論自己喜歡的Chinese Festivals,進而學習本單元的其他一些節日。學生在談論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節日的名稱和慶祝方式。
2.課堂練習的設計要有針對性
我們的練習一定要圍繞所學的知識,特別要以所學知識的重難點為中心,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由于學生本身的英語水平各不相同,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有所差別,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分化比較明顯。我們要注意讓各類學生都在學習中得到鍛煉,對于有困難的學生要降低難度,而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則要從各方面挖掘他們的潛力。例如在講授9A Unit 2語法部分的“prefer ... to ...“和“would rather ... than ...”的用法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題目。講解這兩個句型的用法時,以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的接受能力為標準,做到細致、全面、清晰。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對于選用prefer,prefer ... to ...,would rather ... than...填空這類題型,提問中等水平的學生,利用他們知識上的不完善,將問題展開進行討論;對于靈活運用這兩個句型,如句子翻譯,則對較高水平的學生進行提問,發揮他們對知識掌握比較全面、系統的優勢,從而帶動其他學生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歸類和總結。在課堂提問時,也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
3.課堂練習的設計要有多樣性
形式多樣的課堂練習是提高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英語課堂練習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到多樣化。
首先,組織形式要多樣化。例如在教授Reading時,可以先讓學生快速默讀全文,掌握文章大意;然后對于文章細節的理解,可以在學生分小組讀、分男女生讀、個別學生讀等的基礎上,根據文章內容回答問題。
其次,內容形式要多樣化。對于每個單元Speak up部分,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對于一些key words,可以通過游戲、猜謎、圖片等進行反復的操練;對于知識點的鞏固,可以用口頭或筆頭練習,增強學習運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
再次,練習安排形式多樣化。一節英語課通??梢苑譃閘ead-in,presentation,practice和conclusion四個階段,在這四個不同的階段,所設計的練習安排形式應該是多樣化的,我們應采用不同的練習設計方法優化課堂練習設計。通常來講,可以采用授課前的準備性練習、授課中的形成性練習、課堂拓展性練習,以及課后鞏固性練習等多種練習形式貫穿一節課的教學。
三、英語課堂練習的策略
行之有效的課堂練習策略是保證練習質量和效率的必要條件,是學生運用與鞏固課堂知識及強化英語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徑,所以應探索出更有效的設計策略,強化課堂練習的效果。
1.控制好課堂練習的量
課堂練習的量不宜過多,練習的材料要合理安排、循序漸進。牛津初中英語每個單元的Grammar部分通常都有兩到三個知識點,此時就要對這些知識點分別進行訓練,避免同時進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學賓語從句時,由于考點比較多,主要集中在:①賓語從句引導詞的選擇,②賓語從句的時態,③賓語從句的語序等方面。那么我們就要由簡到繁、逐步深入,先練習由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然后是由if或者whether引導的賓語從句,最后練習由wh-words引導的賓語從句。每個知識點的練習力求準確到位,環環緊扣。練習的內容不僅要控制好數量,還要保證好質量以實現教學目標。
2.控制好課堂練習的時間
課堂練習的時間不僅指每次練習的時間,而且指每次練習間接的時間。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是具有穩定性的,注意力的集中是學習和工作高效率的保證,經過一段時間之后,人的注意會不隨意地離開客體。因此,做練習時每隔一段時間轉換一下不同種類的活動,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保持,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十分鐘。
按間隔時間的長短來區分,我們可以把課堂練習分為集中練習和分散練習。集中練習一般用于學習新知識,例如我們在學習感嘆句的用法時,先集中介紹以what和how開頭的兩種感嘆句的用法,然后完成“填入適當的詞完成感嘆句”、“選擇填空”、“把下列句子變成感嘆句”等練習,幫助學生學習和鞏固感嘆句的相關知識。分散練習一般用于復習舊知識,是間隔時間較長的練習,就像我們集中學習感嘆句以后,接下來每節課都要及時練習、糾正錯誤以鞏固所學知識。
3.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
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根據獲得的信息,調整上課的進度和教學方法。在英語課堂上,我們在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時,通常采用提問的形式。教師提出問題后請學生單獨問答,通過不同水平學生的回答狀況,可以分別檢查優、中、差三類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檢查,教師了解班里學生掌握知識的比例。比如在教授spend的用法時,通過隨堂反饋發現大部分學生完成練習時,spend后加的仍是動詞不定式,那么這個知識點就需要重新講解和練習。
總之,課堂練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每個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都應該不斷思考,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練習。課堂練習應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練習,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使學生的英語知識、技能和能力都得到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柴小芳.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提高英語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1.(41).
[2]王萬芝.淺析英語教學中的課堂練習[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8).
[3]陳尾菊.課堂練習對英語學習者的影響及設計[J].知識經濟,2008(8).
[4]仲玉珍.淺析生本教學中英語課堂練習的重要性[J].校園英語,2012(10).
[5]陽艷銀.英語教學中如何組織和實施課堂練習.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