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玲
摘 要: 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必須深諳新課程理念,使教學風格樸實一點,教學方式靈巧一點,雙基訓練扎實一點,教學容量厚實一點,學生思維活躍一點。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快樂輕松地主動學習數學。
關鍵詞: 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最大限度地啟發學生積極進行數學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中汲取營養,培養健康活潑的個性。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潛心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和學生,采取恰當的方法和策略,優化自己的教學,努力為學生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一、教師良好的導入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我調控或者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薄弱,必要時還得教師維持課堂秩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有效的課前導入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學習是有益的。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當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良好的引導者,為學生的學習指引方向。
二、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造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將數學知識直觀化、情境化,還原知識形成和應用的生動場景,使定性的知識呈現靈動的狀態,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數學課充滿情趣與活力,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中興趣盎然地掌握數學知識。如在教學《比的認識》時,我拿出一瓶學生常喝的早餐奶問學生:“這種早餐奶的標簽寫道奶與純凈水的比是7:3,請同學們討論一下‘7:3’說明了什么?”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我趁機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工廠要配制這樣的早餐奶1000升,需要奶和純凈水各多少升呢?”學生的情緒更高漲。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分組交流,對學生的諸多解題方法,給予充分肯定,隨后我指出今天學習的新的解題方法——按比例分配,順利進入教學。這樣的教學,學生人人動腦、個個參與,帶著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投入學習中,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
三、師生和諧地交流
學習過程離不開學習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對知識會進行深一層的理解和運用,進一步掌握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在交流過程中,一方面教師可以很有效地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摸底,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準確地明白這個知識點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等等。
四、應用現代教育手段,點燃課堂趣味亮點
新課程要求“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現代教育技術形聲結合,聲畫并茂,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豐富的直觀材料,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優化教學過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思路變得開闊,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如在教學“角的度量”一課時,我用flash設計一些新穎動畫課件,演繹引領做角、玩角、變角等一系列遞進學習活動。學生通過對動畫的觀察,從認識靜態的角過渡到認識動態的角,并在這個動態變化中體會、理解、認識了廣義的角。在此基礎上課件再出示兩個一樣大的角(角1的邊長一些,角2的邊短一些),讓學生猜想這兩個角的大小。學生的思維更活躍,有的說角1大,有的說一樣大。然后,教師課件演示把兩個角移動在一起正好重合。這就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畫面清晰,直觀動感,趣味橫生,學生看得仔細,想得認真,既獲得正確、清晰的概念,又充分感知到知識的形成過程,自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五、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環境與學習有必然的聯系。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學習的思維處于最佳狀態,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要對所教的科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愛好,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要轉變角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一位老師,必然也喜歡這位老師上的課,形成老師越喜歡我、我越喜歡這位老師的課、越學越起勁的良性循環。所以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都喜歡的老師。教師的每一個親切的稱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關切的手勢和充滿愛意的微笑都可以無形中縮短師生情感上的距離。最后,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共同探究知識,共同解決問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課堂充滿激情與活力,這樣的課堂必然高效。
六、引進激勵機制,讓學生不斷享受成功的快樂
要求學生一節課都保持高漲的情緒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用學生喜歡和別人比的心理進行分組比賽,采用“升降圖案”和“畫星”的方式調控課堂上每一組的表現。當利瑋珊同學大聲地回答問題時,我立即給予表揚:利瑋珊同學回答的聲音真響亮,我獎勵第一組跳一級。其他學生聽到后都爭著舉手回答問題。當我看到葉俊源同學坐得很好時,我就說:我最喜歡葉俊源同學,他坐得很端正,我獎勵第四組跳一級。有些想玩筆或者想玩手指的學生聽到后,立刻坐得端端正正。有時我會說:第三大組的學生做題時又靜又快,獎勵他們組一個星星。其他組的學生聽到后立刻靜下來快速地做題,這樣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表現不好的時候。我記得程森林有一次沒用心聽課,我把他們組的圖案降了一級,當時他們組的其他學生都一起說他,他也知道自己的表現不但會影響自己,還會連累自己組的其他學生,所以就乖乖地坐好。等他表現好了,我就把他們組的圖案升上去,這時他自己也開心地笑了。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所以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師要有良好的課前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親自參與其中,在師生和諧的交流中掌握知識,強化運用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召玉.小學數學教師實現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科教導刊.
[2]李桂平.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初探.教師教育科研.
[3]王建嶺.創設情境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現代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