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成寶 王春凈 楊后川


摘 要: 文章闡述了課堂小結應遵循的原則,歸納了基于任職教育背景下的課堂小結的方法,提出了精彩的課堂小結應具有的特點。
關鍵詞: 課堂小結 教學效果 小結方法
課堂小結是在完成某項教學任務的終了階段,教員通過各種方式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歸納總結和轉化升華的行為。從知識結構看,通過課堂小結,可以使一節課獲取的知識結構更明確,知識更系統。從認知結構看,通過課堂小結,可以使所學的知識條理更清楚,邏輯更合理,理解更深刻[1]。因此,如何設計課堂小結,探索基于任職教育要求下的課堂小結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強教學效果是教員必須探索和完善的課題。
一、課堂小結應遵循的原則
課堂小結對于教員而言,應是一種回顧,回顧每一個教學環節,思索每一個教學細節。作為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我們是否實現了教學目標,是否促進了每一位學員的素質提高,在此時,課堂小結猶如一面鏡子,折射著這堂課或暗淡或閃耀[2]。對學員而言,小結是對“學”的一種深化過程。它可以幫助學員從總體上把握知識、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培養學員善于思考、歸納總結的能力,激發學員樂于學習、積極參與的熱情。因此,在設計課堂小結時,除了要考慮學員的知識水平和任職教育的特點外,還要遵循以下設計原則。
(一)目標性原則。
教員在備課時,就要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出發,潛心研究教材,認真梳理教學內容特點,設計出結構完整、邏輯合理的課堂小結。
(二)針對性原則。
課堂小結必須針對具體教學內容和學員特點而設計,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善抓關鍵點。教學的重點、難點都是每一課的關鍵點,課堂小結就是要通過揭示關鍵點的實質,使學員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綜合運用能力。二是善用講授方法。對于那些設備、原理課,由于內容較多,結構較繁,導致理解難,記憶難,教員在小結時應該注意從結構到內涵,進行梳理歸納,找出內在聯系,形成知識模塊,為學員的理解和記憶奠定基礎。
(三)及時性原則。
人類遺忘的規律通常為先快后慢。而學員在短短的數十分內接受大量零碎信息,對所學知識如不及時加以總結,遺忘得會更快。只有讓學員在較短時間內重復所學內容,引導學員對所學知識歸納梳理,使知識系統化和網絡化,才能使他們對學習內容有較好的記憶。因此,在每節課結束前,應及時對所學內容進行小結,以加深學員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好地掌握課堂教學內容。
二、課堂小結可選用的方法
做好課堂小結的關鍵在于運用恰當的方法。方法得當,就能取得“余音繞梁”的效果,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小結有形而無定形”,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初級任職教育突出崗位任職能力培養的特點,經過嘗試比較后,認為以下幾種小結方法在教學中是比較有效的。
(一)歸納法。
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概括,歸納成精辟簡潔、統攬全課的幾個字或幾句話,以突出重點,深化主題。目的是幫助學員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這種方式的小結,一般用于新知識密度大的課型或某一單元教學的最后一次新授課。
案例1:“運八飛機發動機滑油系統”小結(如下圖所示)設計為:
為了便于大家記憶,我們把這堂課的內容歸納為1、2、3、4。一個中心就是以潤滑為中心;包括供油、回油兩條主線;供油概括為存儲、加工和潤滑,回油總結為收集、處理和循環;四項注意要求大家在工作過程中要注意調節油壓、檢查漏油、關注監控、保證清潔。
(二)比較法。
將本課內各部分內容,或者本課與以前的內容進行對比,剖析異同,從所學內容的內在聯系和相互關系加以深化和理解,意在加深和擴展學員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員的知識遷移能力,培養學員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
案例2:飛機鋼鐵零件“氰化鍍鎘”的小結(如下表所示)可概況為:
而在講述氰化鍍鎘后,可以比較氰化鍍銅和氰化鍍銀,這樣學員更容易接受并有意識地進行知識整合,通過對新舊知識的聯系和重組,完成同化與順應,產生新的認知結構,對本節課的內容也會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三)引申法。
在小結時對本課所學知識加以引申,提出一兩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供學員思考。提出的問題可以是從部隊實際工作出發,引導學員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機務工作實踐;也可以從學員的實際出發,通過小結留給學員一些通過鉆研、討論和實踐就能自行解決的問題。這些有效的疑惑和具有思辨性的問題可以成為聯系課內外的紐帶,達到拓寬知識、深化課堂教學的目的。例如在講“鋁合金零件陽極氧化”內容時,針對教學內容既有理論分析,又有操作工藝,更貼近維修工作實際的情況,小結時提出“現有一塊新飛機蒙皮需要進行氧化,你認為應該怎么辦”的問題。學員經過思考可給出答案:按照本次課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操作工藝并解決此問題,即表面堿性除油→水洗→硝酸出光→水洗→裝掛零件→水洗→帶電下槽進行氧化→水洗→重鉻酸鉀填充→水洗→吹干→拆卸檢驗。接著追問一個問題:“如果在外場,飛機蒙皮表面的保護層被擦傷,那么,你應該怎樣進行維修?”要解決此問題,可應用本次課的知識,然后想辦法改變氧化工藝,達到原位氧化修復的目的。但是需要反復討論,認真分析,多次試驗,不斷改進方可完成。
這種小結,既激發了學員的學習熱情,又達到了鞏固知識的效果,更提高了學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了學以致用的目標。
三、課堂小結應具有的特點
精彩的課堂小結,是學員深思的機會,是知識升華的過程,因此好小結應具備以下特點。
(一)緊扣教學內容,語言精準易懂。
無論教員采用何種方法小結,都應該有助于學員對講授內容產生系統、準確、規范的感悟,加深學員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二)聯系部隊實際,做到學用接軌。
注意在小結時創設任職崗位情境,從結構到內涵,進行梳理歸納,找出內在聯系,為學員未來的崗位任職奠定基礎。
(三)注意首尾呼應,引導脈絡貫通。
小結需要回應引言,或是引言的進一步深化。如果在導課時精心設疑,而在結課時不見下文,則會使課堂的完整性和整體性顯得不足。因此,小結要注意首尾呼應,主線清晰,因果明確。
總之,課堂小結形式不拘一格,小結有法,但無定法,因需而用,貴在得法。教學小結就如“交給學員一條繩子,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識串起來,形成網絡,使之結構化,以納入學員的認知體系,搞好信息編制”,這對教學小結是極形象的注腳。
參考文獻:
[1]李興保.士官教學要注意發揮課堂小結的效用[J].中國士官,2013(01):11-13.
[2]趙曉楚,周愛東.有效設計課堂小結構建高效數學課堂[J].學科教學,2014(0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