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宏林

摘 要 隨著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和校園網絡的快速普及,信息網絡逐漸成為師生積極參與公共輿論、影響學習生活的重要平臺。本文探索了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的特點,并提出了積極的引導策略。
關鍵詞 新媒體 高校校園 網絡輿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9.003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Situation of Public Opinions From
Network on Campu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SU Honglin
(College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Yanche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224005)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 the university, the network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opin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opin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network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positive guidance strategies.
Key words new media;university campu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0 引言
隨著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和校園網絡的快速普及,信息網絡逐漸成為大學生參與公共輿論、影響學習生活的重要平臺。高校校園網絡(如校園BBS、校園貼吧、微博、微信等)迅猛發展,已經深入到大學生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當中。校園網絡輿論涉及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同時也反映著大學生群體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加強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的引導,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和諧校園輿論環境,是21世紀賦予高校的一項新的使命。
1 校園網絡媒體簡介
(1)校園網絡媒體的概念。網絡媒體主要有校園官方網站、校園BBS、校園貼吧、當地社區門戶網站,以及師生的個人微博、微信等。校園網絡媒體全面展示了老師和學生的的學習環境、工作進展、文娛生活、休閑運動等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校園里輻射范圍最廣、訪問量最大、熱度最高的主流媒體之一,是師生獲取信息、豐富知識、交流學習、表達意見的重要渠道,對師生的工作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2)校園網絡媒體的特點。校園網絡媒體與其它傳統媒體相比,存在著巨大的傳播優勢,具有傳播快速、傳播范圍廣、內容豐富多樣、檢索方便、可多媒體傳播、互動性強等特點。校園網絡媒體成為越來越多師生獲取信息、交流學習的重要途徑。
(3)校園網絡媒體的作用。高校網絡媒體貼近師生的工作學習,成為校園輿論傳播、新聞速遞、宣傳教育、互動交流、娛樂休閑的重要途徑,成為師生學習、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院網站成為學生查詢教務信息、課程成績、考試報名、提交作業、問卷調查、師生課后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校園BBS是學生討論校園文娛生活的主陣地,在這里有校園動態、學術討論、心情物語、影音欣賞、版友求助、跳蚤市場等;個人微博、微信成為越來越多師生朋友圈交流分享的主要媒介。
2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的現狀
(1)輿論環境高度自由與輿論方向難以約束并存。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校園網絡是匿名的、自由的、開放的,這就造成輿論環境的高度開放。校園網絡輿論的參與者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高校網絡輿論內容從國內外時事到師生身邊事,無所不包、無所不及,積極與消極并存,真實與虛假并存,理性與偏激并存,內容包羅萬象,觀點五花八門,輿論的方向難以約束。
(2)輿論主體復雜多元與合理訴求渠道不暢并存。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的主體復雜多元,每一個網絡參與者既是一個高校網絡輿論的傳播者也是一個輿論的制造者。每一個網絡參與者都有自己的觀點和訴求,造成了網絡輿論的主體的個性化、多元化和不可預測化。由于學校提供的合理訴求渠道少且不暢,或是學生根本不清楚如何去有關部門訴求,這時校園網絡成為他們最好的訴求表達、監督學校行為的信息空間。
(3)輿論客體群體極化與媒介素養教育滯后并存。校園網絡輿論的客體以在校大學生為主,他們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如學習經歷、生活環境、價值觀念、年齡相仿,因而他們在輿論中會傾向于一致性的結果,易造成群體認同感。在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滯后的情況下,看待問題時不全面,極易產生偏激的觀點和行為,由于群體的認同感,會使輿論向錯誤、極端的方向偏移,甚至可能會被一些過于極端化的小團體將輿論激化,從而升級為網絡群體性事件。
(4)輿論傳播立體交互與校園媒體引導乏力并存。校園輿論立體交互,現代網絡媒體的反應快速,覆蓋廣泛,校園BBS、貼吧、個人微博、微信、QQ等朋友圈迅速傳播。目前,校園網絡媒體卻存在重說教輕宣傳、重管控輕引導、重建設輕服務、重管理輕溝通,在面對焦點、熱點問題不能積極主動應對,引導乏力。
3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網絡輿論引導策略
(1)精心構建和諧校園,優化網絡輿論環境。學院應首先從自身建設出發,精心構建和諧校園,才能塑造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儒雅的學習氛圍、以生為本的教學管理、生動形象的課堂、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溫暖如家的生活服務、精彩紛呈的文體活動等等都會給輿論客體一個良好的輿論評價。同時要優化網絡輿論環境,積極處理網絡輿情。對于網絡輿論討論的熱點問題,要做好耐心解釋工作,及時反饋處理、跟蹤回訪,真正做到以生為本,為一切學生服務。
(2)加強媒介素養培訓,提高輿論參與能力。媒介素養教育的滯后是校園網絡輿論引導中存在問題之一,加大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的教育顯得尤其重要和緊迫。高校應從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視野出發,加強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提升學生對信息的分析選擇、評估思辨、學習創造的能力,提升學生網絡倫理道德觀念,提升學生自覺遵守網絡法規的能力。學生媒介素養提高了,自然從源頭上減少了校園網絡中的非理性言論,讓流言止于智者,學生才能在價值多元化、信息繁雜化的網絡世界明辨是非,去偽存真。
(3)真誠面對校園網絡輿情,重建解決問題的渠道。校園網絡是學生與校方進行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校方應在校園BBS中開辟專門的交流窗口,并安排專門教師負責管理。通過交流窗口,第一時間得知學生的訴求、問題、困難等,并將收集到的這些問題及時反饋到歸口本門,并要求相關部門在規定的時間里就問題進行響應、解決。讓校方真誠地面對校園網絡輿情,重建解決問題的渠道,同時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有問題就在校園BBS互動交流窗口反應,就一定能解決問題,這樣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減少了不良情緒的發酵升級造成消極輿論的傳播。
(4)加強校園網絡的管理,凈化校園網絡輿論環境。校園網絡是校園網絡輿論的主要來源,是各種輿論滋生的溫床,因而,加強校園網絡的管理是凈化網絡環境,引導網絡輿論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學校要首先制定一套完善的校園網絡制度保障體系,從制度上規范校園網絡輿論的健康發展,比如《XX院校校園網絡管理制度》、《XX院校校園網絡信息發布條例》、《XX板塊發帖回帖規則》等。在建立制度的同時,要有一支專門的立體式校園網絡管理隊伍,包括學院網絡管理專職教師、學生校園網絡自律會、BBS站長和版主等。這支專門的管理隊伍可以滲透到校園網絡的各個部分,融入在網絡輿論的最基層,可以及時了解網絡輿論的情況,構建的高校BBS體系模型如圖1所示,實現了從省市信息監控中心、高校、校園網絡中心到BBS站長,再到各個討論區的立體式校園網絡監控體系,可以有效地監管和引導校園網絡輿論。
4 結束語
在校園網絡迅猛發展的今天,利用網絡平臺發表自己的言論成為現代大學生的首選,網絡成為社會輿論的“放大器”以及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如何發揮好校園官方網站、校園BBS、貼吧、個人微博、微信、QQ、當地社區門戶網站等在校園輿論中的作用,對輿論進行正確而有效的引導,是網絡時代下賦予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管理服務工作新任務和新使命,我們應當創新宣傳工作方式,以生為本,真誠為學生服務,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和諧校園輿論環境。
參考文獻
[1] 李健,楊杪.高校網絡輿論引導策略初探[J].成功(教育),2013(1):255.
[2] 賈彥彬.略論高校校園網絡輿論的引導策略[J].考試周刊,2013(6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