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俊羽

【摘 要】思維導圖是組織和表征發散思維的一種圖形技術,應用范圍廣泛。本文對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首先介紹了思維導圖的概念、特點及應用情況,然后分析了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并構建了環式語文教學思維導圖模型,以期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達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思維導圖 ? ?小學語文 ? ? 運用
一、思維導圖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研究小學語文教科書可知,該書中有諸多的主題研究學習板塊,對這些板塊中的資料進行分析、查找、整理以及制作,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現在的學生學習的盲目性越來越顯著,他們能夠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一部作品,但卻不能夠給予所作作品一個合理化的解釋。再加上受現在社會、網絡中五花八門信息的影響,學生容易迷失其中,不知所措。針對以上種種問題,我們把思維導圖教學方式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但是,現行思維導圖軟件下的教學起步比較晚,發展比較緩慢,現階段內,思維導圖教學方式還存在著諸多的應用問題。
二、思維導圖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相關對策
針對以上所述的問題,我們將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為促進思維導圖軟件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是利用思維導圖軟件,理清學習思路。人們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要仔細認真地整理老師所授予的知識,利用思維導圖,讓我們的大腦思維充分活躍起來,進一步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在浩瀚的網絡世界中尋找有用資料,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是有組織、有計劃性地協作。在其主題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要積極號召全體成員參與進來,并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優勢,給予相應的分工。這樣不僅僅使其主題研究性學習更具有活力,每位學生都能夠切身感受到過程的成就感,又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精神。運用思維導圖軟件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們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各種有效學習,大大降低了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
三、思維導圖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內容設計與運用
1.談話引入,選擇主題;
2.小組選擇主題,探討合作分工;
3.上網通過搜索引擎等方式查找資料,制作思維導圖;
4.每個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上臺進行輪流演;
5.學生最后填寫本次教學活動的評價表,師生坐到一起進行總結。
在我諸多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如表1,我曾嘗試著用不同的思維導圖軟件來進行授課,進而比較與分析各種思維導圖軟件的優缺點。同樣,我也試著用一種思維導圖軟件為輔助,用不同的教學流程來健全教學方式。例如,我曾以“戰爭知多少”為主題進行三次教學,并且三次修改教學設計,類似的還有“五月和五大淡水湖”等等。通過以上經驗,我可以將思維導圖軟件更加靈活自如地運用于主體研究型學習的教學模式中。看著我用思維導圖軟件教學模式教育出的學生們略帶幼稚的作品,看著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那種自豪感以及成就感,我亦為我的種種付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四、案例分析
在協作和研究上,在主題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現行的小組只有教師預定的個別學生參與進來,其他的學生只是單純地旁觀,久而久之,勢必會導致學生們缺乏團隊性,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培養學生的其他能力。
在效率和時間上,由于網絡世界的無邊無際性,若在沒有事先規劃的前提下去提取有用的信息,勢必如同大海撈針,再加上資料的整體以及作品的制作,一整套過程運行起來,必然會超過主題研究的規定期限。
最近,小馮同學不需要我督促,每天回家都會拿出一部分時間來復習思維導圖的理論知識,并且嘗試著在白紙上作圖,主動練習運用搜索引擎。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小馮在語文學習上明顯有了興趣,每天都能主動找老師出色地完成每天的“任務”了!通過思維導圖教學活動,同學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出來了,創新精神也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同學們能夠在課堂活動中坐到一起進行交流與總結了。
【參考文獻】
[1]王竹萍,王文英.思維導圖:高校課程教學創新的有效途徑[J]. 黑龍江高教學究,2011(05).
[2]劉曉寧.圖文關系視角下對思維導圖的再定義——以The Freedom Givers的思維導圖為例[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1(04).
[3]鹿美子,牛朕.思維導圖在協作學習中應用的案例研究[J]. 軟件導刊(教育技術), 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