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愛華
[摘 要] 在新媒體環境中,高職院校的學生要具備更大的就業優勢,就要通過提高綜合素養來增加其核心競爭力。學生的核心競爭能力主要包括學習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與人交流和創新的能力等,其中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首要因素。在新媒體環境下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措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校要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通過建立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來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老師的教學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高;學校要極力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關鍵詞] 新媒體;高職院校;學生能力;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B
一、引言
新媒體,顧名思義,就是指通過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向公眾提供信息資源或服務的傳播媒介。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新媒體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加速了不良信息的傳播。所以,如何降低新媒體不良信息對高校學生的影響,提高其核心競爭力是當下高職院校所要面對的又一難題。
二、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核心競爭力的組成要素
我國的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更加注重其職業技能,所以這就導致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普遍不高的現象。在新媒體時代,如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這就需要高職院校要改變傳統的培養方式。核心競爭能力的提升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是終生受用的,因為它是遠遠高于職業能力的,它所覆蓋的范圍更加廣。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能力其內容主要包括學習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與人交流和創新的能力等,其中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首要因素。
(一)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新媒體時代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學習能力的,它主要是指學生接受新知識和學習新的技能的能力。高職院校的學生通過學習能力的培養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只有具備了超強的學習能力,在同等條件下,學生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以最快的速度學到新知識。學習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礎,學生只有具備了學習能力,才能為其他能力的培養奠定夯實的基礎。
(二)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增加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信息的表達方式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點,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想要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就要具備很好的信息處理能力。信心處理涉及的范圍比較廣,例如信息的傳達、信息判斷、信息選擇等,其中信息傳達又可以細分為書面傳達和口頭傳達。高職院校的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處理能力不僅能夠提高與之相關的專業技術,還能增加在未來的發展中勝任工作的砝碼。通過信息傳達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讓學生在職場中推銷自己時對語言表達方面更有把握。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在今后活動中的活動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其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們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對于書本信息、課堂信息等處理能力,為學生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過濾有用信息等提供保障。切實實現學生處理信息能力的提升,為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幫助。
(三)適應環境和人際交往的能力
現如今,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我們生活在新媒體時代,總是會受到不斷涌現的新技術的影響。例如貼吧,高中時不知其為何物,一進到大學,發現身邊的人都用,于是出于好奇心理就開通了,不僅僅是貼吧,還有QQ,微信等不同社交軟件的出現都在慢慢的影響和改變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方式。特別是近幾年發展迅速的微信和新浪微博,對在校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不少學生養成了每天刷微博的習慣,吃飯的時候拍美食上傳至微博,遇到一些好笑的有意思的東西都要通過微博或微信朋友圈分享,朋友之間會在微博上進行互動。盡管沒有相見,沒有通電話,但是通過微信和微博,朋友或同學間已然有情感的交流。但是由于網絡的迅速發展,也造成了信息碎片化,學生習慣于運用社交軟件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這就容易造成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能力的喪失。所以不僅是高職院校的學生,所有運用社交軟件來進行人際交往的人們都應該適可而止,在體驗社交軟件帶來方便的同時不能丟掉真正利于自身發展的有利條件。
(四)創新能力
在新媒體時代,想要站穩腳跟不被時代所淘汰,就要具備創新能力。新媒體擁有傳統媒體所沒有的很多優點,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新媒體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增強了,與受眾的互動性更強了。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通過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可以利用有限的資源條件創造出新事物。如果要對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進行排序,那么創新能力一定是居于首位的,因為創新能力關系到學生的長遠發展,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創新能力,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更上一層樓。
三、在新媒體環境下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措施
(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校要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降低了受眾的門檻,在傳統媒體時代,對外界的了解只能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讀者想要獲得除電視以外的信息就需要自己花錢,而且其傳播速度較慢,傳播效果也并不是很好,對受眾的文化要求較高。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方式多種多樣,對同一信息的傳播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實現。讀者僅僅擁有一部小小的手機就能獲得很多的免費信息,對于那些文化程度較低的受眾,通過視頻或圖片也能了解外界的很多信息,所以在新媒體時代,受眾獲取外界信息的門檻越來越低。
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就是向社會提供人才,所以要滿足新媒體時代的人才需求,學校就要結合市場需求,建立并完善學生的培養體系,通過不同的培養方案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可以通過專門的技能訓練來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
(二)通過建立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來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
新媒體是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所以高職院校要在傳統媒體的培養方案基礎上建立或完善其培養體系,通過新課程的開設來培養一批真正符合社會需求標準的專業人才。虛擬性是新媒體環境的特點之一,但是網絡的虛擬化是建立在現實社會的基礎上的,所以為了適應因媒體環境的特點,高職院校就要設計出一套合理的培養方案,通過專業課程的開設與訓練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競爭力。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可以借鑒國內的其他高校,從其已經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借鑒一些適合自己學校的理念。此外對學生技能的提升,老師要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endprint
(三)老師的教學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高
老師始終是學校教育的主導者,在新媒體時代,想要從根本上轉變學校的傳統教學方式,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核心能力,首先就要改變老師的傳統理念,學校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老師進行相關的專業技能培訓,老師要利用假期的時間深入到企業內部去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通過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老師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方式來授課,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課堂興趣,還提升了課堂效率。
高校教育不同于中小學教育,高校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對老師的專業水平也非??粗?,所以老師要起到帶頭作用,用自己過硬的專業教學能力給學生樹立榜樣。在授課的過程中,老師要盡量把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轉化成學生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在課堂上,老師的各種行為語言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老師在培養學生提高核心能力的同時要做到以身作則。
(四)學校要極力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在新媒體時代,受眾能夠擺脫傳統媒體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尤其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在只要保證其網絡暢通的情況下就能隨時隨的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且還能與信息的發布者之間進行互動,新媒體的這種傳播方式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利弊兼有,由于學生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把關人的缺失,學生會從外界接收到一些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信息,但是不能基于此就阻止新媒體的發展。從新媒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捷性來看,其新媒體的利還是大于弊的,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會的發展,所以在新媒體時代,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因此學校要把握住這樣的機會,加大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力度,讓學生在信息選擇方面主動摒棄那些不良信息。
和諧校園的營造不能僅僅只靠學生來完成,它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于學校對學生的日常管理,例如通過讓學生參加社團活動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通過社團或者班級營造出和諧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因集體活動的規范自覺抵制新媒體帶來的不良信息。
四、結論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高職院校注重的是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但是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學校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學校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改變傳統的培養方式,通過對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步入社會后能夠充分實現其人生價值。
[參 考 文 獻]
[1]張洪沖,何進.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核心能力培養途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4(24):106-108
[2]廖波,黃政武.基于信息化環境下高職高專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模式探索[J].大學教育,2014(1):118-120
[3]曠健玲.新加坡“教學工廠”模式在我國高職物流市場營銷專業實施過程中遇阻原因及對策分析[J].物流技術,2014(13):469-474
[4]張馨儀.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11):331+334
[5]張馨儀.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途徑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4(15):70-71
[6]王義宏.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營銷專業培養體系的重塑[J].職教論壇,2011(32):63-64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