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 要:人文素養的培養是小學教育階段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要從教師自身人文素養的提高和借助有效教學方法的輔助做起,加強對小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促進小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和個人整體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人文素養;培養
一、提高小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只有將人文素養的培養從小學生抓起,才能逐漸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用強大的、正能量的精神力量去推動整個國家的進步和不斷發展,從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增強我國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二、小學語文人文素養培養的目標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博大精深的語文知識,豐富語文知識儲備,增強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功底,同時還可以開闊眼界,從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策略
1.重視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分析,寓教于樂
語文學科的學習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深入挖掘課文中蘊含的人文知識,引導學生將學習和生活經歷結合在一起,深入理解學習內容。例如,在學習《春》這篇文章時,可以啟發學生回憶大自然在春天發生的變化。只有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才能讓學生對課文中所講的內容輕松理解和記憶。
2.強化學生的自我提升意識,加強人文指導
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開發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認真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自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善于在預習教材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進行自我提問,進而找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自我能力提升意識,也引導了他們對自己人文素養的培養。
3.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發揮示范作用
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啟蒙者和人文素養培養的引導者。要想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教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人文素養可以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進而在教學中對學生言傳身教,在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為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4.找到有利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教學途徑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著重培養學生閱讀名著的習慣,讓學生可以在閱讀中加深自己的文學沉淀;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加強語文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獨立表達能力。例如,可以定期舉辦講故事比賽、朗誦比賽、學習交流等活動,激勵學生主動表達自我,展現自我風采,營造人文氣息更濃的學習氛圍。
小學語文教育在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主動提升自身人文素養,發揮示范作用,同時還要找到有利于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教學方法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對小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給予充分重視.
參考文獻:
李紅梅.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基礎教育,2005,3(12):4-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