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石兵
摘 要: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已廣泛地應用到現代教學之中。面對當前信息化的發展格局,現代教育工作的改革正在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改進,對于職教語文教學來講,多媒體所具有的聲音、色彩、文字、圖像、動畫等展示功能,符合職教語文學科以情感和情境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能將語文學科以一個立體化的模式展現出來。基于此,文章從多媒體技術在現代教學中的展現方式著手,對職業學校語文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進而探討現代教學中多媒體在職教語文教學模式中的優化效果,以便能夠為職教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多媒體 語文教學 模式優化
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逐漸成了現代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點,在語文教學的實施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從職業教育的特點出發,語文教學往往被學生和教師所忽視,學生的學習重點都集中在技能學習中。但是,語文作為百科之首,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在學生道德修養、職業技能理解、價值觀的培養等多個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目前,中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而多媒體教育以其所具有的形象性和科學性,為職教語文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全新的方向。在這種情況下,現代職教語文教學中,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其中,并不斷地探索和更新,對職教語文教學模式的優化有著積極的作用。
1.多媒體技術在現代教學中的展現
多媒體教學是依靠計算機完成的,所謂“多媒體教學”就是指將計算機所具有的特殊功能用在教學中的一種教學形態,通過計算機所具有的交互性,將教學信息傳遞在教學活動中,進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完成教學任務[1]。從媒體的角度分析,媒體是傳遞信息的一種中介物質,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它表現出的信息載體,如文字、聲音、圖像等,另一方面指的是存儲和傳遞信息的實體,如幻燈片、投影片、錄音帶、錄像帶等相關的播放設備。從媒體的角度出發,多媒體就是促使多種信息建立邏輯連接并集成的一種交互系統,是計算機技術和音頻、視頻、通信等技術共同發展下的產物[2]。現代教學中,多媒體呈現的方式主要是以媒體課件為主,常見的多媒體課件類型主要有四種形式:演示型、練習型、個別型、網絡教學,而在現代教學中,應用最普遍的為演示型,就是直觀地將教師講解的內容通過PPT的形式展現給學生。
2.職教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職教語文學科的改革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且是職業教育本身的要求,以及語文教學內在規律的必然反映。但是,這些改革卻受到當前職教語文教學中各種不良因素的制約。受職業教育自身特點的影響,職業學校既沒有升學上的壓力,又沒有教學理念和教育技術更新上的阻力,但是和普通高中相比,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工作卻非常落后。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教育部門對職業教育的不重視。當前,將高考成績看成衡量本地區教育水平標尺的現狀依舊非常嚴重,很多教育部門的領導重視普通高中教育,而忽視職業教育,毫不夸張地說,在職業教育語文大綱的擬定中,不僅趨于簡單,制定的速度還比較緩慢。(2)職校教師進取心缺乏。和普通高中相比,職業學校的學生不存在高考上的壓力,教師從事的語文教學內容也比較簡單,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缺少了一個展示自身教育能力的舞臺。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很難表現出一定的成績,這和專業教師依靠學生技能展示出成績是不同的。在這種情況下,部分語文教師就存在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自然不會想方設法改變語文教學模式。(3)職業學校學生基礎差。不可否認的是,職業學校中很多學生的文化課基礎都比較差,而語文學科更是引不起他們的興趣,很多學生都會把語文課作為自習課隨心所欲,睡覺、玩手機、聊天等現象非常普遍,僅有的興趣就是語文教師所講的一些奇聞逸事,真正的語文知識講解,很少有學生去聽、去理解[3]。
3.多媒體對職教語文教學模式的優化分析
3.1直觀展現教學內容
職業學校學生語文學習熱情不足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和教學模式運用不當有關,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填鴨式”的封閉模式,學生只需要聽教師的講解就行,主動參與程度非常低。但是,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介入,這種沉悶、死板的課堂教學氛圍和教學結構就得以打破,并將語文教學的內容以多種狀態呈現出來,增添了教學的多樣性。同時,傳統教學中很多動態內容以靜態圖像的展現。多媒體教學,通過影視、錄像、動畫課件等對教學信息進行傳輸,此時,語文教學的發展過程就能以一個動態的形式反映出來。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調節和控制,對教學情境的再現或慢放,學生就能直觀地獲得動態連續的知識[4]。對一些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來講,多媒體教學的出現能夠給他們視覺帶來強烈的沖擊,進而刺激大腦,在不知不覺中跟隨教師的思路展開思考,培養他們最基本的審美能力。例如,在講解《桂林山水》時,為了讓學生對桂林山水的特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講解,將幻燈片中所呈現的桂林山水概貌,桂林清澈的漓江水、險秀的高山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幻燈片的演示中,對桂林水的靜、清、綠的特點,以及山的險、奇、秀特點形成正確的形象認識。
3.2創設教學情境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學生才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之中,才能在課堂中將自己的主動精神和主體作用展現出來。職教語文的日常教學活動,通過多媒體技術所具備的特點,恰當地創設教學情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會發現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課堂自主學習主動投入度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5]。因此,教師可根據語文教學的目標、內容、對象等以文字描述為主的教學內容,創設出一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特定場景。在這個情景創設的過程中,多媒體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例如,在講解《登高》這篇文章時,教師可創設這樣的一個情景:深秋時節,在長江邊的高臺上,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孤獨地站在那里眺望江面,并不時伴有猿猴凌厲的啼叫聲。通過多媒體,這段深秋江景視頻就展現在了學生的面前,伴隨視頻中蕭瑟北風和沙沙落葉聲的畫面音,學生頓時就被畫面中宏大的氣勢調動起來。此時,教師循序漸進地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學生根據畫面展開想象,強烈的求知欲頓時迸發出來,而學生和教師不僅在這節課中對《登高》展示的意境有了全面的認識,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而且提高了職教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3.3聲像結合營造教學氛圍
就多媒體的特點來講,它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將課本中枯燥的文字以聲音和動態影像的形式展現出來,能夠有效地充實教學內容,擴大知識容量,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例如,職教語文為了讓學生對古典文化有所了解,從四大名著中選取了一些章節納入到語文課本中,以《紅樓夢》為例,它更多展現的是人物的內心活動,教學中若僅從文本著手,學生的理解則是比較困難的。其實,四大名著作為我國文學上的經典都已經被翻拍成電視劇,因此,在講解這些內容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將課本中所出現的情節展現給學生,抽象的教學內容頓時變得具體化,學生可以從視頻中所展現出的人物表情、動作等細節理解人物對話中的內心反應。同時,音頻也是營造教學氛圍的一個好方法,從“誦讀愈疾”的故事中我們得知,良好的朗誦情感能將作品的情感、意境有效地展現出來,并給人深刻的影響。就朗誦來講,它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一些抒情散文和詩詞,在朗誦得當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哭,可以讓學生笑,也可以讓學生沉默,引發學生無限的思考。當然,不是所有教師都擅長朗誦,但可以借助錄音或者音頻結合的形式,將名家的朗誦呈現給學生,激發學生情感,渲染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情趣,加深學生對課文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的理解。
結語
多媒體技術對職教語文模式的改變是多方面的,并對傳統的課堂教學產生了強烈的沖擊,所展現的種種優勢也是傳統課堂模式所不能相比的。從本文的分析可以發現,目前職教語文教學還面臨著很多傳統性的問題,嚴重地阻礙了職業學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但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改善這一局面,并對職教語文教學課堂產生一定的優化作用,讓學生在現代化的信息環境中,將文字、語言、圖像、聲音、動畫相互結合,抑制了職教學生語文學習中的不良現象,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思維能力、感染能力的提高發揮著積極作用,在職教語文教學模式的優化改進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郭志.電教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4,12(01):73-74.
[2]武麗梅.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模式[J].廣東教育:職教,2012,23(05):20-21.
[3]紅英.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華章,2012,13(36):240.
[4]郭獻忠.多媒體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優勢[J].讀與寫(上,下旬),2014,15(02):85-86.
[5]張顯明.職教語文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幾點思考[J].寧波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2(0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