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琦
摘 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理念也逐漸深入,在設計和布置數學作業時,要充分體現生本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數學作業的數量和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
關鍵詞:初中數學;前置作業;生本理念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課堂學習的中心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人。在生本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主要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合作性進行探究。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的講述方式以灌輸式為主,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而生本理念的推進,可以有效地改善課堂的學習氛圍及環境。
一、數學前置作業的設計是生本理念的關鍵組成部分
初中數學的前置作業是相對于后置作業來說的,在學習探究過程中,學生始終帶著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完成學習的過程為前置作業。換言之,前置作業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對學生的自主完成作業情況要求提前完成。在過去的學習中,后置作業伴隨的時間比較長,在上課期間,主要是學生認真聽講,正確完成作業的難度較小,有的教師甚至將例題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長期以來,學生的學習方式比較被動,完成作業的方式也比較被動。在作業過程中,學生極度缺乏自主性。與后置作業相比,前置作業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習方式,前置作業是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在課堂上,學生對內容學習之后,教師再進行講述,表面看,好像與作業后置只是存在學習順序顛倒而已,但是從課改角度分析,兩者的質和量是有本質區別的。經過學生學習之后,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教師在講述過程中,就不需要重復;對于一知半解的,教師可以進行適當點撥;對于完全不懂的,教師應該重點講述,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為學而教、以學定教的目的,不僅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初中數學前置作業的設計
1.充分體現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堂的學習主體是學生,而初中數學前置作業的推行,充分體現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精選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作業,充分體現學生完成作業的自主性。根據學習內容,有針對性地對學生作業提出相關要求,對數學作業題進行有效的設計;根據學生的實際差異,對作業的數量及難度進行自主選擇,實現分層作業。
2.學生擁有作業的選擇權
在前置作業的設計過程中,學生擁有作業的選擇權是非常關鍵的,在教師布置作業內容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及學習能力,對作業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對于不會的數學題,學生可以不做,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對自己想要完成的作業進行選擇。
3.傳授學生前置作業的設計方法
作業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充分體現,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應用能力,通過教師逐漸的引導,在完成前置作業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在實踐過程中,教會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學習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調控能力和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在解題過程中,不能只是要求學生聽懂而已,必須落實到位,直到學生完全掌握為止,避免眼高手低現象的出現。在設計作業時,要根據學習實際而設計,不能出現作業過少過多或過易過難的現象,這樣做不僅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對學習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生本理念下,通過對初中數學前置作業的設計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數學前置作業的設計,可以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生本課堂理念。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隨著前置作業的不斷應用,其具有較強的深刻性和靈活性,有助于課堂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王鵬.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業的設計[J].青海教育,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