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偉
【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企業的用人需求的逐步提高,必須設法加強中德雙元制學徒職業素養教育,強化雙元制學徒的雙重角色意識,指導雙元制學徒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引導雙元制學徒接受企業文化熏陶。
【關鍵詞】雙元制學徒;職業素養;校企合作
引言
“雙元制”職業教育是起源于戰后的德國,是由企業和相應的職業技術學校共同完成的職業教育,通過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稱為雙元制學徒,他們既能在學校里學到系統的理論知識,也有機會到企業一線進行技術能力培訓,這種培養模式推進了產教融合,適應了企業發展的人才需求,提高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以極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縮短了育人單位與用人單位,即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因此,在我國高職院校也得到極大的認可,并被推廣開來。
1.加強中德雙元制學徒職業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我校中德培訓中心十年前開始引進德國雙元制教育培訓模式,為舍弗勒、配偉奧、肖特等德資企業培養了一大批畢業生,目前這些學生已經由當初的學徒成長為企業的技術骨干,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但是近年來,隨著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化,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有的學徒畢業后違約跳槽;有的學徒專業技能較高,但在遵守公司規章制度方面給公司帶來一些麻煩,等等。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雙元制教育培養學徒職業技能的同時,也必須加強職業素養教育,立德樹人,讓學徒全面發展。
2.有關職業素養
中國知網認為,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概括地說,職業素養包括職業技能和其他一切跟職業有關的個人綜合素質、能力。本文主要討論職業技能以外的其他跟職業有關的個人綜合素質、能力。英語稱為career quotient,簡稱CQ,漢語譯成“職商”,它與智商、情商一樣,逐漸成為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指標,決定一個人職業甚至事業的成敗。
3.加強職業素養教育的途徑
很多中德雙元制學徒在企業實習過程中,會感到困惑:做同樣的工作,為什么我沒有正式員工的工資高?為什么總讓我做沒有技術含量的簡單工作?而企業方面也有困惑:如此簡單的工作,為什么不良率那么高?好容易培養的學徒說跳槽就跳槽,值得花那么多精力去培養嗎?出現這些矛盾,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學徒所具備的職業素養與企業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要解決這個問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刻不容緩。
3.1加強雙元制學徒的雙重角色意識。
中德雙元制學徒不同于普通在校學生,表現在兩方面:
其一,培養方式。普通高職學生的培養方式一般是“2+1”,或者是“2.5+0.5”。而中德雙元制學徒是工學交替,即學校的理論知識學習和企業的生產實踐交替進行,融為一體,這樣更利于及時在實踐中檢驗所學理論知識,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總結提升實踐技能。
其二,就業方向。普通高職學生就業方向基本在最后一年或半年的畢業實習中逐漸確定下來,而中德雙元制學徒在進校之初就通過企業參觀、宣講會等一系列活動,逐步了解將來要加入的企業,并在雙向選擇之后簽訂學校、企業和雙元制學徒三方協議,在第一學年就確定了畢業后的就職企業。
因此,中德雙元制學徒具備在校學生和企業學徒的雙重角色。需強化學生的雙重角色意識,讓他們看到自己既是學校學生,又是企業學徒,要把這兩種角色都扮演好。作為學生,要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按計劃完成考級考證,積極參與學?;顒?作為學徒,要遵循企業員工守則,主動向師傅請教,鉆研生產實踐,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3.2加強雙元制學徒的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也叫職業規劃,中國職業規劃師協會給他的定義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的系統的計劃的過程。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由職業定位、目標設定和通道設計三個要素構成。對中德雙元制學徒來說,從一年級與企業進行雙向選擇之后,就要進行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包括了解企業的需求,分析自己的優劣勢,確定努力的方向及具體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步驟。
首先,了解企業需求,分析自己的優劣勢。并運用“SWOT分析法”研究應對策略。
其次,根據應對策略,確定努力方向,并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包括短期規劃,中期規劃,長期規劃。在每一時期的規劃中,又包括了學業規劃,成長規劃和實踐規劃等方面。
最后,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有相對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做指導,學徒在每個階段都有了清晰可見的具體目標,就能夠把公司交待的任務做好,逐步打好基礎,有計劃地向著下一個職業目標邁進,最終實現職業理想,不會再迷失職業方向,或者漫無目的地跳槽。
3.3加強雙元制學徒的企業文化熏陶。
中德雙元制學徒在校期間就定期進入德資企業進行實習,親身感受企業的真實環境。太倉素來有“徳企之鄉”的稱號,很多德資企業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要提高學徒的職業素養,就要充分利用這一優質資源,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的熏陶。
以舍弗勒公司為例,舍弗勒集團是德國和歐洲最大的家族企業集團之一。舍弗勒航空軸承(太倉)有限公司尊崇“踏實、拼搏、責任”的企業精神,并以誠信、共贏、開創經營理念,創造良好的企業環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術,周到的服務,卓越的品質為生存根本,始終堅持用戶至上,用心服務于客戶,堅持用自己的服務去打動客戶。學校通過帶領學生現場參觀、邀請企業導師到校授課、組織新老學徒交流、安排企業實習等方式,讓學徒們耳濡目染舍弗勒特有的企業精神,并使之逐漸內化,引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踏實拼搏,從而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4.結語
2014年,《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指出,建立現代學徒制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可見,對雙元制學徒來說,優秀的職業素養和過硬的職業技能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只有校企聯合,培養雙元制學徒職業技能的同時,不斷加強職業素養教育,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和企業的用人需求,中德雙元制學徒才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侯彥博.高職學院學生職業素養體系建設的實踐研究.職業教育[J],2014.12
[2]趙璐.“雙元制”模式下培育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實踐與啟示.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14.12
[3]徐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職業素養教育研究與實踐.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J],2014.11
(作者單位: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 中德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