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摘 要】高中數學新課標主要要求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教育的重點將由老師授課,學生學習知識轉變為老師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本文主要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自主能力;培養
新課改要求教師教育的重點應由老師授課,學生學習知識轉變為老師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由于高中階段學生所學科目類型增多,學習任務加重,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越發重要,本文主要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行探究。
一、傳統教學觀念向主動學習觀念的轉變
自主學習是相對于傳統接受式被動學習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學生自己主動學習,教師輔助引導的方式進行學習目標的實現,適用于現代化的教學。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敢于實踐和探索等方式,學生既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彌補了傳統教學下的學生被動學習,老師機械重復的死記硬背式學習模式。當然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并不意味著對以往教學方式的全面否定,只是將學習的主體進行了調整,把以往以教師主動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轉化為學生主動學習老師進行引導的模式,是學習主體由教師轉向學生,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思考和動手的機會,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獲取知識的途徑,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教師在教授高中數學中“復數的四則運算”這節課時,可以提前讓學生預習,并給予學生與預習相對應的一些問題,在學生預習的時候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在第二天課堂上,與教師共同檢查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將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小組式的討論,讓他們協助解決疑問;最后教師再對學生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進行講解。在這樣階梯性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以往自己喜歡講什么就講什么,或者教師認為應該給學生講的知識,而是根據學生學習的現實情況,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授業解惑,此時的學生則成為了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到的是輔助性的效果,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會逐漸增加,教師的課堂質量也會有很大的提高,達到了教學中的“雙贏”。
二、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里會遇到很多的數學公式和定理需要記憶,教師一般是讓學生對所學數學概念、理論以及數學公式進行死記硬背,務必要求學生熟記于心,甚至在課堂上對學習進行檢查,背不出來的進行相對應的懲罰措施。其實這種傳統教學要求已經不適合現今的時代的要求了。這種死記硬背的后果只會讓學生更加厭惡數學這門學科,而且思想上對這門學科有很大的壓力,導致該記憶的公式和定理一個也記不住,或者記住了也不能靈活地運用。針對這樣的現狀,教師應該轉變角度和身份,要成為與學生一起進步的好幫手,有技巧性的引導學生對數學公式和定理的記憶。
這時,教師可轉變更新自身的教學模式,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或者對其他東西的熱情,給予學生更高的課堂參與度。例如可以在課前導入一些于現實社會和人類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做擬態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在參與中摸索記憶方法,提高學習效果。這樣不僅讓學生提高了學習的興趣,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且學生還能將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
三、利用特定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思考
高中數學的教學綱要中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要求是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活學活用的標準。可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很少達到標準,一般都是教師對一個數學案例的講解之后,學生雖然聽懂了案例,但是讓學生重新聯系與案例相似的習題時,學生解答起來依然非常困難。這是什么原因呢?其實是學生對于之前所學知識和現學知識的連接有一定的障礙性。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如果學生對數學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高漲的熱情,那么學生的學習水平自然而然就高,如此對應,學生對其濃厚的興趣和熱情引導著學生主動學習,不斷探索,遇到學習上困難時更是積極面對努力挑戰困難。特定的學習情境就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考。打個比方說,當學習數學幾何圖形證明時,教師應該對所用到的幾何圖形的特性進行復習,為新的幾何圖形的證明做好基礎,在一定的引導和接觸下,學生在大腦里能搭建起整個知識的框架鏈接圖,這樣學生在聽完教師的案例講解后,便能很容易的做到舉一反三,現學現用。
四、多元化課后練習鞏固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前的預習加課堂的引導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能力具有一定的提升,但是課后的反復練習更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強化。針對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在學生掌握一定知識之后,多元化的課后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從而達到知識的鞏固和活學活用的效果。因此,在課后教師應該布置相應的習題讓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當然,課后的習題也是針對每位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情況和本身數學基礎的好壞決定的。對于數學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老師主要給予他們一些基礎性的習題,使他們掌握好課堂最基本知識;而那些相對基礎好的學生,老師可以在鞏固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適量給予一些有難度有挑戰性的習題來激發學生再次動腦以及解決問題后的成功感,從而更加讓學生愛上數學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概而言之,教學方法選用的效果不是一蹴而成的,教師應該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逐漸養成,足夠的量的積累才會有質的飛躍,才能使得學生的數學成績突飛猛進,形成適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技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