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瑋



摘要:為了了解微課程資源在高職院校建設情況,加快微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課堂的使用,本文以湖南某高職院校教師、學生為樣本,對微課程-翻轉課堂的認識、微課程-翻轉課堂的應用等兩個方面進行調查,基于調查結果對微課程資源如何建設及微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如何實施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學生;教師;微課程;翻轉課堂;資源建設;實施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5)10-0036-03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和《湖南省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2013~2015年)》文化精神,全面推進湖南省職業教育信息化應用與創新,湖南省教育廳在全省啟動建設微課程建設項目,微課程資源建設在高職院校開展的如火如荼。為了解學生、教師對微課程的認識以及微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的看法,筆者于2014年9月對湖南某高職院校教師、學生進行調研,以便為微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合理地應用到常規教學中提供參考。
一、有關微課程-翻轉課堂調查概況
(一)調查方法及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方法采取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式,調查對象為學生、教師,他們的專業方向為會計、經貿、電氣、計算機、機械五個方向。學生調查問卷“微課程-翻轉課堂調查問卷表”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260份,問卷回收率為 86.67%,教師調查問卷“教育信息化建設問卷表”發放調查問卷50份,回收42份,問卷回收率為84%。
(二)調查內容
本次問卷調查為自制問卷,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生調查問卷,它的內容包含四部分,第一部分學生的專業、年級、性別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對微課程-翻轉課堂的認識,第三部分對微課程-翻轉課堂的接受程度,第四部分對微課程建設的建議。另一種是教師調查問卷,第一部分教師的專業、年齡、性別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對微課程-翻轉課堂的認識,第三部分微課程-翻轉課堂的應用。
二、微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調查數據統計
(一)微課程-翻轉課堂
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境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
微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學生在課前觀看學習教師依據學生整體情況及教學目標制作微課程資源,學生完成“知識獲取”后,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就課前知識建構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向教師請教,接受教師的啟發和個性化指導。
(二)學生調查問卷數據統計
本次問卷調查開始之前,筆者給學生播放了三個微型視頻,知識點包括:設置字體、設置字形、設置字色、設置對齊方式、設置項目符號,每個視頻時長為5分鐘左右。這三個微型視頻將知識點分別設計成微任務,這三個微任務組合成了《計算機應用基礎》中項目四Word 2010文字處理的一個任務“招聘通知”的排版設計。根據視頻內容并配有相關的素材、練習、測試等資料,教師和學生一起觀看完視頻后,學生按要求完成練習及測試。
1.對微課程-翻轉課堂的認識
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發現沒有聽說過微課程、翻轉課堂所占比例分別為26.7%、39.5% ,因此微課程-翻轉課堂的宣傳力度要加強,要讓每一位學生對微課程-翻轉課堂有所認識。從學生對在線課程平臺的了解情況,絕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網易公開課、新浪公開課等國內在線課程視頻,很少選擇國外在線課程視頻,當筆者向學生提出在網易公開課中除了有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以外,還有國際名校公開課、可汗學院、Coursera等國外在線課程視頻,并且這些課程都配有中文字暮,但學生對于這些名校課程表現出不自信,有一定的“露怯”心理,需要教師進行相應的引導。
聽說過或者學習過在線課程平臺調查結果
高職院校微課程-翻轉課堂應用概況
針對微課程-翻轉課堂的應用,調查問卷設計了5個問題:如果將課程知識分解成小知識點,分別制作成教學短視頻并配套相關的教輔資料,您是否期待并愿意學習它、您希望哪一種類型的課程制作成微課程資源、傳統課堂和微課程-翻轉課堂的學習方式,你更傾向于哪一種、您覺得微課程哪些優點最吸引你、您在課余時間學習,希望微課程控制在多長時間?調查結果如表中所示。
從表中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對微課程資源的學習表現為非常愿意12%、愿意54%。學生在選擇微課程資源有一定的傾向性,對于概念易概念易懂、操作性強的課程,所占比例為51%,對我感興趣的課程,所占比例為30%。
(三)教師調查問卷數據統計
1.對微課程-翻轉課堂的認識
微課程資源建設在高職院校的推廣,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教師對微課程-翻轉課堂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對微課程資源在課堂中的應用表現了較高的興趣。調查問卷設計了 3個問題:你是否了解微課程、你是否了解翻轉課堂、你是否愿意在課堂中使用微課程資源。
2.微課程-翻轉課堂的應用
針對微課程中微視頻制作、微課程-翻轉課堂如何在高職學生中應用,調查問卷設計了 3個 問題:微視頻錄制形式、微課程-翻轉課堂的推廣方式、微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前景。
三、結論
1.微課程資源建設
從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微課程資源建設得到教師和學生的充分的認識和肯定,對微課程資源具有一定的需求性。特別對于一些概念易懂、操作性強的課程制作成微課程資源,學生表現了濃厚的興趣,如《計算機應用基礎》、《photoshop圖像處理》等課程,同時對于一些學生有真正需求并能夠幫助其解決實踐問題的微課程,如:計算機等級考試、計算機操作員、會計從業資格證等考證內容。也就是說微課程要突出實用性,要讓學生將課外學習變為深入學習,并能夠掌握知識點,從而構建自己的學習體系。
微課程視頻錄制有多種,主要分為錄像和錄屏兩種方式,從調查中不難發現大部分教師愿意選擇錄屏方式,因為錄屏方式簡單、靈活,錄像則相對較為復雜一些。筆者認為操作性強的課程比較適合錄屏如《計算機應用基礎》、《photoshop圖像處理》等課程,而理論性強一點的課程適合采用錄像。無論采取錄像和錄屏哪一種方式,錄取時需注意圖片、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整合,學習內容的引入、深入、升華這幾個環節的設計需仔細斟酌,內容呈現時要注重有趣性、直觀性,需做到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微課程組織形式可多樣化如案例式、問題啟發式等。
微課程的課件設計與傳統課堂的課件設計在整體結構上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區別,微課程注重的是知識點的“碎片化”,前者時長有限制,最長不超過10分鐘,內容為單一知識點,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在應用上較為靈活,即可用于正式學習,也可用于非正式學習;后者時長沒有嚴格限制,內容為整節課的知識點,因考慮到教材、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諸多要求,針對性、實用性相對要弱一些,一般應用正式學習。
2.微課程與翻轉課堂的實施
現在高職院校中很多關于軟件應用方面的課程都在一體化教室上課,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該門課程為例,教師在教師機上一邊操作一邊講解操作步驟,通過投影儀把操作步驟演示給學生看,或者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將教師機上的內容投射到學生機上從而實現教師一邊講解,學生一邊操作的目標。這種教學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是經常會出現教師很熟練地進行軟件演示,學生當時能看明白,但自己在電腦上操作時卻無從下手地感覺。還有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新知識點掌握快或慢程度不一致性,每個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就有不同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只能一對一指導學生操作,但由于課堂時間,學生人數眾多等實際條件的限制,從而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而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資源制作成微課程資源,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隨時隨地想學就學,學生可以按需選擇所要的視頻資源,從而達到個性化、分層次教學的要求同時對于一些在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視頻來得以解決。在課堂上老師將更注重學生能力及素質培養。
就目前而言,有一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缺少自我約束能力,學習主動性差,沒有養成課后預習、復習、學習的學習習慣,學生自信心不足,課堂上不愛主動提問。而翻轉課堂需要在課后進行學習,在課堂上就知識建構方面的問題進行師生、生生交流,如不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培養其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翻轉課堂就較難開展。故筆者認為微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需逐步進行,通過對學生調查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一些實踐性強,實用性強的課程微課程資源較為感興趣,在此類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使用微課程資源進行教學,陪同學生一起學習,讓學生體會到微課程資源確實能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再引導學生課后進行微課程學習,通過網絡對學生進行輔導,鼓勵學生交流,將完成好的作品上傳至網絡進行互評,讓學生體會到想學就學的樂趣,從而可以讓微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于玲燕.基于學生視角的微課在高職院校的應用效果研究[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2).
[2]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戶網站,2012.
[3]黃燕青.翻轉課堂中微課程教學設計模式研究[J].軟件導刊,2013(6).
[4]梁樂明,梁錦明.從資源建設到應用:微課程的現狀與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3(8).
[5]李巧芝,楊文美.我國微課程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理論研究,2013(10).
[6]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行動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湖南省教育廳,2013.
責任編輯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