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善星 張捷樹
摘 要:校企合作是當前職業院校辦學的重要形式。探討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途徑和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實現校企互利共贏、使校企合作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作者學校校企合作班級學生的實際及開展德育工作的實踐與體會,提出新形勢下加強中職學生職業精神培養,必須樹立立德樹人新理念,認清中職生缺乏職業精神的現狀與危害并采取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校企合作 立德樹人 職業精神 職業道德 中職班主任工作
課 題: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規劃課題“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研究”(課題批準號:FJJKXB 13-085,廖善星為課題組負責人,張捷樹為課題組核心成員)的階段性成果、2014年福建省中小學德育研究專項課題“中職學生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培養研究”(課題批準號:DY201404B,張捷樹為課題主持人)的階段性成果。
校企合作是當前職業院校辦學的重要形式,探討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培養學生職業精神的途徑和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實現校企互利共贏、使校企合作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學校校企合作班級學生的實際及開展德育工作的實踐與體會,對新形勢下加強中職學生職業精神培養的途徑和方法進行研究。
一、適應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新形勢,樹立立德樹人新理念
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工作必須適應我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新形勢,堅持立德樹人。中職學校校企合作班級的班主任,要對學生加強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培養,必須首先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1.黨和國家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戰略思想,是我們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行動指南
中職生既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力軍,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職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將關系到他們能否肩負起自己的歷史使命,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黨和國家對加強職業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當前,由于西方少數國家推行文化霸權主義,加上我國的封建思想、落后文化難以全部肅清,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出現了思想道德滑坡的現象,在中職生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目前職校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堪憂。雖然主流是好的,但在以社會多元化和思想多元化為基本特征的新時期,應客觀地看到,相當一部分職校生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思想道德出現自我化、功利化和庸俗化傾向。”培養中職學生良好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是中職校德育工作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等一系列戰略思想的需要。這些戰略思想,是職業院校班主任做好學生德育工作的指導思想,中職學校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的班主任,必須把這一系列些戰略思想貫徹到班主任工作的各個方面。
2.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更新教育理念,為做好班主任工作提升教師素質
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精神,中職校企合作班主任必須根據黨和國家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堅持立德樹人,為德育工作注入正能量,體現科學性和時代性。當前,為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深化校企合作,中職校企合作班主任尤其要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理念、科學發展理念、大德育理念、大職教理念、以生為本理念、身正為范理念、追求卓越理念和成功教育理念。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校企合作班主任才能站在國家的高度為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做好德育工作,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職業精神;才能站在企業的角度,把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和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企業文化素養、行業職業道德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站在學校的高度,把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和培養企業員工的基本素養、行為規范有機結合起來,把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實處,實現國家利益、學校利益和企業利益的高度統一。
二、中職生缺乏職業精神的現狀與危害
1.中職生缺乏職業精神的現狀
職業精神包括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業責任、職業技能、職業紀律、職業良心、職業信譽和職業作風等方面,職業精神的實踐內涵體現在敬業、勤業、創業和立業四個方面。在社會道德滑坡的今天,中小學校往往重視智育,輕視德育。許多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往往受到個人主義、利己主義、自私自利思想的影響,導致中職生的職業精神堪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敬業精神。不少學生缺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職業理念,頂崗實習期間或進入企業就業后,工作不安心,缺乏職業信譽,急功近利,不講誠信,頻繁跳槽。
(2)缺乏勤業精神,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不強。不少中職學生心浮氣躁,職業技能學習不精,工作馬虎,業務不精。
(3)缺乏創業精神。他們既不關心產品的競爭力,也不在乎企業的發展前景,缺乏創新意識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緊迫感、使命感。
2.中職生缺乏職業精神的危害
中職生的上述現狀,對于聯辦企業來說,由于中職生在頂崗實習或就業時不敬業、不誠信,會給企業的管理帶來極大的麻煩和不便;會使企業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質量失去保障,給企業的信譽造成損害,給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損失。對于聯辦學校而言,由于培養的學生缺乏敬業、精業和勤業的職業精神,會影響到企業聯合辦學的信心,失去企業的信任和聯合辦學的機會,最終不利于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對于中職學生來說,由于在誠信、敬業等方面的表現不佳,合作企業不可能長期聘用,在其他企業工作也不會長久,時間久了,其聲譽會在整個行業里受到影響,對將來職業生涯的發展和成功非常不利。
三、中職校企合作班級學生職業精神培育的策略探析
中職校企合作班主任在工作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必須適應校企合作形勢,創新班主任工作機制,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把社會精神教育與職業精神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職業精神是社會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精神與社會精神之間的關系,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關系。職業精神在不同程度地體現著社會精神,社會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通過具體的職業精神表現出來的。中職校企合作班主任,必須把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貫穿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各個方面、整個過程,逐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精神,朝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方向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中職校企合作班主任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應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要教育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是從業者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要把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關系職業責任變成自覺履行的道德義務。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國際環境中,職業對職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生掌握良好的職業技能具有極其重要的職業精神價值。中職生無論進入何種企業就業,都必須形成在利益、信念、目標基本一致基礎上、社會主義法規性和道德性高度自覺統一的職業紀律;無論在什么企業工作,都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都可以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必須具有職業良心,寧可做出自我犧牲,也要維護職業信譽。總之,應該通過系列主題教育,引導中職學生要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職業精神,盡職盡責,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2.堅持企業文化與班級文化對接,借助企業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精神
堅持企業文化與班級文化的對接是培養中職學生職業精神的重要途徑。校企合作班級班主任必須非常重視運用企業文化對接班級文化,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有效性。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把企業的核心理念、管理制度、操作規程等企業文化引入班級文化建設,讓學生在企業文化的學習中,認知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職業精神產生認同感,并把企業的職業精神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精神相融合,對社會主義職業精神形成比較深刻的認知。
(2)要有計劃地設計主題班會,把建設良好班級集體與培養社會主義職業精神結合起來。班主任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與聯辦企業相關產業、行業和企業的職業精神教育規劃到班級的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勞動衛生教育、安全保衛教育、職業生涯教育、感恩教育、愛黨愛社會主義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之中,把企業文化融入到班級公約、宿舍公約、班干部輪流值日制度等班級管理制度之中,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精神和誠實守信的品德;并充分利用學校日常生活中涌現出的抗挫折典型事例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責任、職業良心、職業榮譽和艱苦創業、精業、勤業和樂業、堅韌不拔的職業精神。
(3)要充分發揮聯辦企業提供的獎學金等優惠條件的激勵作用。校企合作班主任可以在征得學校同意的前提下,組織全班學生討論制定獎勵方案,把競爭激勵機制引進班級管理,根據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以及在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精業樂業等方面的表現發放獎金和獎品,以引導學生見賢思齊、棄惡從善,學會盡職盡責、努力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3.搭建多種鍛煉平臺,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
中職生的專業學習、各種競賽、社會實踐等學習活動是培養良好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重要載體,中職校企合作班主任必須充分利用。
(1)要鼓勵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培養職業精神。班主任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統一組織或學生自發參加的模擬實踐、課余實踐和專業實習等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班主任的專業特長或配合專業課教師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職業技能、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2)要鼓勵學生在各種競賽活動中培養職業精神。班主任要發動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校運會、歌詠賽、中華經典誦讀比賽及各級組織開展的職業技能競賽、文明風采作品競賽、科技創新競賽等活動,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生頑強拼搏和敬業、精業、勤業的職業精神。
(3)要鼓勵學生在聯辦企業的見實習活動中培養職業精神。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級學生在寒、暑假等到聯辦企業參觀、見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了解聯辦企業對員工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從企業師傅的工作態度、團隊精神中,尋找自己的差距,明確今后努力方向。
4.教師展示高尚的師德,激發學生產生培養良好職業精神的自覺要求
為了提升職業精神教育的效果,校企合作班主任必須注重自身的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讓學生在班主任堅定的政治信仰中,感悟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班主任要通過學習黨的重要會議精神,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并內化為自己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堅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良心,外化為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人民滿意職業教育的教師職業態度、職業責任和職業榮譽,外化為班主任教師遵紀守法、嚴于律己的職業紀律,外化為嚴謹治學、求真務實、默默奉獻的職業良心。通過班主任強烈事業心、高度責任感的充分展示,讓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產生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心理共鳴,產生在黨的領導下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和堅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的內在驅動力;讓學生在班主任愛崗敬業、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中,感悟誠實守信、友善和諧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建立忠于服務企業、誠信服務社會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小結
總之,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培養中職生良好的職業精神,全面提升中職生的道德素質,有利于推進校企合作的深度發展。中職校企合作班主任必須把握教育方向,不斷提高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曾現峰.新時期職校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12(5).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工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