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惠勇
摘 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的不斷改革,新課程標準的提出轉變了傳統課程教育中結構單一、評價方式單一以及教學方式死板等情況,通過轉變課程功能、改善學生學習方式等以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在新課標條件下,初中物理課程教學也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通過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人,通過預習對教學內容進行把握和了解,帶著問題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從預習習慣培養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著手,對當前初中物理預習教學實施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對策,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可借鑒的價值。
關鍵詞:學講計劃;初中物理;預習習慣
“學講計劃”作為當前課堂教學方法中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手段,通過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導學案達到將課堂還給學生的效果,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使學生形成自覺預習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在新課標背景下培養學生對于物理課程預習習慣的意義
(1)培養學生對于物理課程的預習習慣,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減少在課后進行不必要復習的時間。預習習慣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生面對新知識時的學習難度,在課前提前對物理課程進行預習、了解,有利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具有針對性,更有效地理解教師所教授的重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有效的預習也能夠減少在課后進行不必要復習的時間,有助于提高學習的效率。(2)培養學生對于物理課程的預習習慣,有利于幫助學生科學、正確地認識事物的變化過程。在中學課程中,物理課程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最為密切,例如,加速度、力的大小、功率等知識。在課前提前對物理課程進行預習、了解,有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發現問題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可以為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打好基礎。(3)培養學生對于物理課程的預習習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后,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明確物理課程的重點,發現自己的疑惑之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加有效地學習。
二、物理課程的預習難點
(1)對于物理課程的預習沒有正確的認識。在學習物理課程時,許多學生都表示物理課程的學習難度較大。然后,部分學生僅僅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才去預習。(2)預習物理課程時所涉及的知識點較為復雜。與其他科目不同,物理課程的預習不是單純地對文本內容進行預習就足夠了。物理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較為復雜,如果只是針對課本內容進行簡單的預習,就無法真正達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實際學習中,許多學生在預習時只是簡單地對文本內容進行預習,對于背后的知識點沒有思考,對于許多細節的知識都無法有效地掌握。(3)預習物理課程時缺少科學、合理的預習規劃。沒有具有針對性的預習規劃,就無法真正加強預習的效果。部分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時,并沒有向學生明確預習的重點內容以及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這樣就使物理課程的預習缺乏
成效。
三、提高初中物理預習效率的對策
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通過預習對物理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進行提前了解和把握,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帶著問題有針對性、目的性地聽講。利用“學講計劃”的課堂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讓老師少講,教師設計好導學案,發給每位學生導學案,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每個班的學生分成好幾組,每組5~6名學生,讓學生分組討論,在課堂上讓學生講,或讓學生討論,師生總結知識點,通過練習鞏固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2.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提高其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各門學科的學習中都得到了驗證,同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十分重要,能夠為高效課堂教學奠定基礎。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積極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主動探索的興趣,
如實驗教學方法,從實際生活聯系的角度,按照“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的應用和思考能力,讓學生可以在熟悉、親切、愉悅的環境下學習。
3.選擇多樣化的預習方式
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多樣化的預習方
式。針對預習題案,開展考核以及評價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根據不同的任務要求選擇相應的考核、評價的形式:(1)在學習小組內開展組內互查。在設置預習題案時,教師可專門設計一些學習小組的組內互查活動,例如,互相檢查朗讀、默寫等等。在學習小組的組內互查活動中,組內成員不僅是檢查者,同時也是被檢查者。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2)在課堂中由教師抽查提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體現許多預習成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抽查、提問也就相當于教師針對學生預習成果的檢查。所以,教師應盡量關注每個學生,讓全班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對其預習成果的重視。同時,這也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更加重視課前預習,加強學習的自信心。
4.科學地規劃預習時間
初中階段的課程難度較大,而且科目數量也較多。同時,初中生還需要面對中考的壓力。所以,初中生一般都會出現學習時間不足的問題。因此,物理教師應當按照學生每一天的學習任務,科學、合理地規劃預習時間,靈活、多樣地選擇預習內容,為學生制訂有效的預習計劃,避免將課前預習變成學生的負擔。
綜上所述,有效的預習是緩解學生對初中物理學習中存在的困惑的重要方法,通過課前預習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其主觀能動性,同時,在新課標條件下,預習習慣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其能夠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習能力,是對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有效彌補,師生雙方互動式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了發揮自身主動性、創造力的學習氛圍,對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周忠武,王玉璽,鐘紹春,等.初中物理探究學習支撐系統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07).
[2]薛原.智慧教室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J].當代教育科學,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