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義瑜
摘 要:好多年來,作文批改是語文教師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wù)。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充分利用學生資源,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可以使作文評改成為樂事。
關(guān)鍵詞:寫作;評改;爭論;長期訓練
現(xiàn)代教育提倡教學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學中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起著導學的作用。盡力發(fā)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教師應傾心于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wù);發(fā)展性觀點則強調(diào)必須重視并推動學生的發(fā)展,把學生的發(fā)展提到高于一切的位置。
一、培養(yǎng)學生讀寫的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頭說說看。”要改文章,就要讓學生在作文時將自己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其中,盡量表達他們各自的真情實感。
為養(yǎng)成學生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我為他們提供了五條修改作文的要領(lǐng):(1)改正錯字。(2)找文中用了修辭的句子,在評語中賞析。(3)注意標點規(guī)范。(4)開頭結(jié)尾的方式。(5)是否有中心。這樣,就讓學生知道了作文應該從哪些地方入手,怎樣改。
二、努力培養(yǎng)學生寫文章、改文章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關(guān)鍵是要激發(fā)學生修改作文的興趣。
1.用名家作品來激發(fā)自改作文的興趣。教師應抓住學生對名家具有敬慕之情的心理特點。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我就讓學生認真體會文中所寫的幾件事情,特別是在買橘送別場景與父母送自己上中學的情景進行比較,帶著對作者的敬慕之情,學生就會想到我也能把自己上學時的那種感情表達出來,于是情不自禁地就會動筆寫下去。
2.用學生互改來激發(fā)學生互改作文的興趣。兩個年級的學生交換修改,水平相差不大的學生互相修改,從文中找到自己最喜歡賞析的東西,如開頭的方式、表達的情感、遣詞造句、標點符號諸方面提出修改意見,寫出簡要評語,特別是高年級學生看到比自己低一屆的學生寫的句子都很好時,更能調(diào)動學生修改作文的積極性,體驗自己修改作文的樂趣。
3.給學生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學生不僅希望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更希望被更多讀者了解、欣賞。
三、教給學生批改作文的方法
1.先復習本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主要是看寫作特色。在上完《故都的秋》后,就重點復習《荷塘月色》,聯(lián)系我們以前學過的《濟南的冬天》《春》《夏》這幾篇文章來體會寫作特色。學完就指導學生描繪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如《荷塘月色》中作者描繪了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三幅圖畫,作者心情從不寧靜到寧靜再回到不寧靜。這和《春》相比,《春》分別寫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來表現(xiàn)春天的新、美、力三個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春的喜愛。學生就能感悟出作家是怎樣將自己的情感融合在景物上的,兩者都用了比喻、排比、擬人,展現(xiàn)了美麗的圖畫。又將《故都的秋》和《濟南的冬天》作比較,兩篇都用了對比的手法來突出秋與冬的特色。這樣幾篇文章一比,激勵學生用心觀察景物,也能學著把自己的所見所感寫下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能激發(fā)學生想看看其他同學的作文,從寫作特色上去賞析同學的文章,這就可以從寫轉(zhuǎn)到改,能更好地把握住文章的寫作技巧。
2.教會學生賞析別人文章中的精彩的句子,從修辭、動詞、形容詞這幾個方面去感悟,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技巧,積累好詞好句。
3.寫個性化的評語。通過引導、關(guān)心、激發(fā)學生智慧潛能,讓人人都能體驗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個性的張揚。因此寫評語要體現(xiàn)個性化。跨年級的兩個班,盡管他們的寫作水平不在同一條線上,但教給他們寫評語的方法,還會捕捉作文中的信息的。高年級學生要以大哥哥大姐姐的口吻來勉勵低一屆的學生,哪怕是一個句子,也要幫他評評,這樣他在下次作文中就有一個強烈的愿望:“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寫出更好的文章給我的學姐們看。”這樣可達到更好的激勵效果,使評價更顯人性化、個性化,低一屆的學生就要以課堂中學到的一些寫作特色去看大哥大姐們
是否做得更好了,教師做出這樣的引導,學生在領(lǐng)悟中也就可以
接受。
四、教師抽樣細批
在學生認真自改互改的基礎(chǔ)上,教師再批改作文就輕松多了,而且效果很好。每次教師抽一小組認真批,不但要改作文,還要改評語,用一個筆記本羅列出來,把有特色的作文和在寫、改時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反映到班上,賞識教育的巨大魅力永遠不能忽視!
在學生寫與改文章的過程中,他們能將書本上的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寫作中,在講讀文本中他們自己也能夠從多個方面去賞析,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種學習愛好,不會感到寫作的煩惱。經(jīng)過長期訓練,學生有了一定的作文鑒賞水平,在品評他人文章時,基本能比較全面地說出一篇文章的優(yōu)劣,相應地評出等級,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學生在寫作中也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用自己擅長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集體評改和互改中,學生積極參與,對于同一篇文章,前前后后意見交鋒,激烈爭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思想觀念相互撞擊,放射出了智慧的火花。
經(jīng)過幾年的實踐,我感覺學生非常喜歡集體評改這種方式。作文集體評改既解除了教師的沉重枷鎖,又讓作文課重新煥發(fā)出生機,讓學生在萬頃碧波里百舸爭流,千帆競發(fā)。
參考文獻:
張鈺萌.義務(wù)教育階段作文評改研究[D].西南大學,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