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鋒
摘 要:“以學為中心”是相對于應試教育下的“以教為中心”的數學課堂而言的。眾所周知,在傳統教學背景下,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升學率,更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更多的知識,應對考試,采取的都是以教師“教”為主的課堂,這樣就導致了學生一直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不利于學生自主性的發揮。所以,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深入實施,教師要認真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讓學生在教師構建的“以學為中心”的數學課堂中輕松地掌握知識,鍛煉能力,進而,為高質量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出相應的貢獻。
關鍵詞:初中數學;以學為中心;轉變思想;選好方法
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確?!耙詫W為中心”的數學課堂的高效實現,同時,也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有效構建“以學為中心”的數學課堂進行概述。
一、轉變思想,做好“以學為中心”課堂的保障工作
長久以來,我們的課堂呈現的都是“以教為中心”的數學課堂,學生都是在教師的指揮棒下學習,沒有自主的空間,導致學生已經習慣了等待,習慣了被動地學習??墒?,這樣的教學狀態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是高分低能,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所以,在構建“以學為中心”的數學課堂中,我們要轉變思想,要將應試教育思想轉變到素質教育上來;要將簡單的知識灌輸轉變為知識與技能的提高、情感態度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上,要確保學生在高效課堂中培養自主學習意識。所以,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我們要從思想上認識到“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構建對學生健全發展的重要性,這樣才能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給學生搭建“學”的平臺,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選好方法,做好“以學為中心”課堂的中心工作
1.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
小組學習模式,不僅能夠打破傳統課堂的弊端,將課堂面向全體學生,而且,對學生自主性的發揮以及生生之間交流能力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該模式的實施也有助于貫徹落實“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實施小組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之中,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時,為了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也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在授課的時候,我選擇了小組學習模式,首先,我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引導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接著,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證明。如,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證明,即:在四邊形ABCD中,已知AB=CD,AD=BC,求證: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證明:連接AC,AB=CD,AC=CA,AD=BC∴△ABC≌△CDA∴∠DAC=
∠ACB,∠BAC=∠ACD∴AB∥CD,AD∥BC∴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鼓勵學生在小組互相討論中體驗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的形成過程,進而,使學生在自主證明、自主學習中體會探究數學帶來的樂趣。所以,實施小組自主證明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落實“以學為中心”的思想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性學科,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而且,對數學學科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樂趣,進而,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時,為了提高數學課堂效率,也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效地貫徹落實“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①全等三角形的定義?②如果在兩個三角形中,其中兩條邊對應相等,一個角對應相等,能否判斷這兩個三角形全等?如果能,請試著證明?③如果在兩個三角形中,其中三條邊對應相等,能否證明這兩個三角形全等?如果是三個角對應相等,也能說明嗎?……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思考上述問題,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判斷兩三角形全等的條件,而且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3.組織學生進行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能力是人的基本特征,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否則,學生將不能獨立完成一項作業。那么,我們該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如何讓學生在自主思考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呢?在筆者看來,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一題多解來進行鍛煉,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貫徹落實了“以學為中心”的數學理念,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例如,在等腰Rt△ABC中,BC是斜邊,AD是BC上的高。P是BC上一點,PE⊥AB于E,PF⊥AC于F,求證:DE⊥DF。
證法一:在等腰Rt△ABC中,∠A=90°,由AD⊥BC得:AD=BD
∴∠DAC=∠DBA=45°
又BE=PE=AF,∴△ADF≌△BDE,即∠ADF=∠BDE
于是∠ADF+∠EDA=∠EDA+∠BDE=90°∴DE⊥DF
證法二:∵∠BAD=∠BCF,PE⊥AB,PF⊥AC
又AD=DC,∴△AED≌△CFD,∴∠EDA=∠FDC
而AD⊥BC,∴∠EDF=90°即DE⊥DF
……
鼓勵學生認真分析題目,從不同的角度找出多種解答方法,這樣的鍛煉過程不僅能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且,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一題多解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的主動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方法來有效地貫徹落實“以學為中心”的理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戴樹金.初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