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遙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初中音樂教師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在知識、技能上有較高的水平,還應具有敏銳的課堂調控能力,對課堂教學變化能做出快速反應的教學智慧,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用智慧激活音樂課堂教學,使課堂充滿創造靈性,充滿歡歌笑語,使自己成為一個智慧型的初中音樂教師。
【關鍵詞】初中音樂 ?教育智慧 ?用心引領 ?高效課堂
追求課堂的鮮活與精彩,追求智慧音樂課堂,是新課改下音樂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標。筆者在多年的音樂教育實踐中,注意挖掘自己的教育智慧,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教育智慧駕馭自己的教育課堂,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在音樂的學習中發現美、欣賞美的習慣,更喜歡音樂課。我堅持用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課堂。
一、智慧課堂呼喚高素養音樂教師
作為教師,首先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擺正自己的位置,弱化教學指導者、組織者的角色,強化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由內及外,才會擁有良好的心態去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1.兼收并蓄,容納差異。我認為教師要改掉以前“絕對化”的評價心態,不能用“非對即錯”的舊觀點去看待學生。而是要看到學生的長處,又看到學生的短處,用一顆開放的心去包容孩子,更需要老師兼收并蓄,容納差異。
2.賞識學生,培養自信。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發現每一朵智慧的火花。讓學生感受到被欣賞的美好,增強信心,有興趣朝著更好的方向去努力。
3.引導探究,激發創作。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幫助學生學會運用優點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去。音樂課堂就像一個小舞臺,我們要充當出色的“導演”,讓學生在舞臺上有精彩的表演,讓學生唱好戲。
二、智慧課堂需要教師的激發與引領
“設境”就是設置與音樂情緒及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情境;“激情”就是激發學生的情感。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參與者。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痹谝魳方虒W中,用心設計的導課猶如一座橋梁,不僅連接著音樂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而且還連接著新舊知識,出乎意料的導課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音樂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智慧,善于抓住有利時機,課前精心設計,演好“開場白”,并能根據特殊情況實時調整,為上好整節課奠定良好基礎。
卡拉OK這種演唱形式,尤其是教師引領學生的范唱,更是同學們所關注的,通過范唱,能使學生對音樂獲得整體感性認識,并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進一步教學。如在教唱歌曲《友誼地久天長》時,課前先用卡拉0K形式演唱一首歌曲——《童年》,教師甜美的音色,真摯的情感打動了同學,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教師趁勢說:“友誼是生活的一種體驗,她使人生輝煌,使生命燦爛,在我們痛苦時,友誼是我們的親人,是撫慰我們心靈的化雨春風。我們可以拋棄虛名,也可以鄙視金錢,但我們不能沒有友誼。讓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運用卡拉0K形式演唱與主題密切相連的歌曲開場,顯得自然貼切,不僅豐富了主題內容,而且增大了知識容量,不乏是一種很好的開場形式。
三、巧借媒體共享智慧音樂課堂快樂
隨著科學技術一日千里的發展,多媒體設備已普及至校園的各個角落,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各種音樂設備讓學生了解不同樂器的魅力;通過多媒體,讓學生將圖像與音樂結合起來學習。例如聽《我心永恒》,完全可以讓學生看看《泰坦尼克號》。通過視覺和聽覺讓學生更加深入的領會到《我心永恒》所呈現出的情感和愛的震撼。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多視覺和更加深入地理解一首歌曲的含義,更深的體會到音樂的無窮力量。
四、留心尋找苗子走向智慧音樂殿堂
音樂是需要天賦的,天賦又是需要經過嚴格訓練才能得到發揚的。幾乎每個孩子都可以經過培養獲得一定的音樂素養,但是走上專業的道路卻是需要音樂教師用智慧的雙眼,去發現音樂家的“苗子”,通過不斷地訓練,幫助他們長成參天大樹,成為真正的“音樂家”。
音樂教師具有專業的音樂素養,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具有發現“音樂苗子”的能力,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總結出了未來“音樂家”的特征,符合這些條件的學生,需要教師特別的注意,看看他們是否有音樂家的潛能。歸納出下面的幾個基本特征:①天生的嗓音條件好,音域寬廣,音質清脆悅耳,聲音富于變化;②喜愛音樂,樂感強,對唱歌有強烈的興趣;③愿意并且能夠堅持接受長期的音樂訓練;④家庭中父母雙方或者單方有意愿對孩子進行興趣特長培養;⑤身材修長、比例健美、容貌俊美、適合舞臺表演。
五、音樂教育,任重而道遠。
只要教師心里裝著音樂、裝著學生,熱愛音樂教育,不斷學習,用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我相信,充滿智慧的教學是高效的,也是幸福的。讓我們攜起手來,為音樂課堂開啟智慧之門,讓智慧充盈課堂,讓師生因為智慧而美麗,讓音樂因為智慧而流淌。嶄新的音樂課堂會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學生也會喜歡音樂、喜歡音樂課。
【參考文獻】
[1] 張娟、馬立、宋乃慶 等.《如何打造學生喜歡的音樂課堂》,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 田慧生 主編.《教育智慧與智慧型教師研究》叢書,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3] 陳紅. 音響時代下的智慧音樂教育思考[J]. 人民教育,2014(12).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周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