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榮
【關鍵詞】 數學教學;學生;學習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0—0052—01
學生學習數字的內動力當為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知識的積累和層次的提高,就沒有學習的動力。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由此可見,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對一個人終身發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學習興趣是學習動力的重要心理因素,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突破口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抓住特點,激發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確如此,興趣是帶有感情色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它是影響學習進程與學習效果的強大動力,又是激發學生創新思維開發學生智力的“催化劑”,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用人格力量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影響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愛崗敬業精神,刻苦鉆研業務,使自己的數學教學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智力活動去探索認識對象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興趣,為產生學習興趣形成有利條件。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較短,在課堂教學中,小學生思維比較緊張,極易疲倦,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普遍存在,導致學習效率下降。在此情形下,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豐富多彩的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通過眼看耳聽與大腦思考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抽象的數學內容具體化,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是過去任何一種傳統的數學教學手段都無法達到的境界,也是當前教師所必做的教學手段。例如,在講解“相遇問題應用題”的時候,通過多媒體直觀演示:兩輛汽車從A、B兩地相對開出,慢慢相遇,使學生清楚地看到“相遇”是怎樣的一種現象,并在大腦中形成“相遇”問題的表象,進而將實際運動的情形問題轉化成為抽象問題,使學生很快了解并掌握了“相遇”知識,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三、分層教學,培養興趣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中存在的差異性程度,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和指導,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學而能懂,學有所獲,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智力水平和個性差異等因素,提出相應的教學要求,要分層、分階段、分章節制訂教學目標。在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查等教學的各環節加以體現,這樣才能關注各層次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挖掘數學趣味,提高興趣
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中,要善于挖掘、引導、創設情境,讓學生開闊眼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從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轉化為師生互動,使學生更加主動,更具有創新性。
五、師生關系密切,學習興趣濃厚
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溫床,師生關系是激發和保持學習興趣的必要條件,教師要像對自己的孩子那樣對待學生,那么,學生才敢于獨立思考,敢于交流,并且毫無顧慮地提出問題。師生情誼是學習興趣的良好開端,對待學生平時多接近、多談心,學生有困難時教師要及時幫助,發現錯誤及時糾正,遇到挫折及時鼓勵,有進步時及時表揚。學生把老師當成了知心朋友,才能把對家長不敢說的話對老師說,從而信任老師、親近老師。
總之,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切實轉變觀念,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采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每個學生健康、主動發展,從而真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