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學
【關鍵詞】 英語教學;教學實效;興趣;和諧氛圍;小組合作;提問;課后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0—0062—01
在構建高效課堂中,如何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創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嘗試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的提問藝術,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始終建立在有效的基礎上等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的關注。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興趣越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掌握知識也就越快。作為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英語課堂感興趣。學生一旦對英語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
二、 創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主動而愉快地學習。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師生之間應當是互相尊重、平等互助的關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要融洽,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教師要注意合理的使用課堂評價,讓他們有表現的機會,哪怕是點滴的進步都要加以表揚,從而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動力。師生間的融洽關系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并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從而創建出有效的學習氛圍。
三、提高課堂的提問藝術
教師提問時要注意問題的質量,一個高質量的問題應該要有典型性、趣味性、層次性和啟發性等特點。教師要抓住提問的時機,選擇在導入和過渡時、學生聽和讀后注意力不集中時和課堂檢測時提問。教師提問還要注意:1).要多一些個別提問,少一些集體回答。2).提問時要注意順序且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3).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給予恰當的評價。4).要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并且應注意課堂上問題的預設生成,適時地調整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四、嘗試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團隊成績為評價標準,利用教學間動態的相互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以期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要想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教師要合理地建立并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靈活地擔當好角色,恰當地使用好評價,合理地設計好小組活動。還要注意給予小組活動充足的時間,指令要清楚,要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活動制定規則,讓學生明確操作流程,形成習慣。要把競爭機制引入到活動中來,讓小組活動時時有競爭,處處有競爭,有效地激勵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
五、課前精心準備
為了保障課堂活動的高效進行,教師課前要精心備課,明確該堂課的教學目標。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并注意目標的三維度。教師備課設計課堂活動時要圍繞教學目標、注重學生生活實際,并考慮所設計的課堂活動是否生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教師在課前設計教學活動時,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活動,都能學有所獲。教學活動的形式要多樣化,如,猜謎、游戲競賽、扮演角色、調查報告、辯論賽、記者采訪,小品表演等。組織形式也可以多樣化,如,個體活動(individual activity)、兩人小組活動(pair work)、 分組活動(group or team work)、全班活動(class activity)等。采用這些活動,既可以擴大學生的參與面,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六、課上調控教學節奏、適時監控課堂活動
有的教師課堂教學節奏松散,教學情節顛來倒去, 造成時間流失。這就要求教師減少不必要的教學環節,以解決課堂教學時間不夠的問題。同時, 要正確、合理地調控課堂教學節奏的變化, 有效掌握教學過程中信息的傳遞密度。通過優化教學時間, 就可以使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增大, 活動密度增強, 課堂節奏加快, 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增多, 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七、課后認真反思、查漏補缺
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教師自己及時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措施,優化教學過程。從而努力提升教學的合理性,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