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培中 方敏
摘 要 構建符合行業需求,基于企業管理信息化條件下的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我們應該積極推動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虛擬)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實踐教學模式;實行課證融合、課賽融通,探索出校企合作的最佳方式;本文結合徽商職業學院會計電算化專業建設經驗,闡述了企業管理信息化視角下構建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
關鍵詞 高等職業教育 會計電算化 實踐教學 管理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0.047
Vocational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Explor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LU Peizhong, FANG Min
(Huishang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1201)
Abstract Construction in line with industry needs, based on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engineering alternately, task-driven, project-oriented, post teaching (virtual) internship will help enhance students' abilities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ion courses certificate, class tournament facility, the best way to explore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is paper merchants vocational colleg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busines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t forth under the vocational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perspective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企業管理信息化已經越來越普遍,會計電算化已經成為企業信息系統的一部分。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重要方式。會計電算化專業作為理論與實踐結合尤為緊密的應用學科,實踐教學是實現其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進行綜合實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理論教育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構建符合市場需求、契合企業管理信息化大環境的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面臨的問題
(1)教學設備軟硬件配置不均,信息化考量不足,校內仿真實踐難以實現。在開設會計電算化專業的省內高職院校中,基本均設置了會計(電算化) 實訓室,以滿足學生會計電算化實訓的需要。但是,就實訓室的配置來看,往往很多院校硬件配置到位,卻缺少相應的專業軟件或教學軟件單一,實訓環境、實訓資料的仿真度不高,與實際工作脫軌。經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院校會計電算化軟件選用還局限于傳統的財務核算軟件,而在企業實行管理信息化的今天,會計電算化已經成為企業信息系統的一部分,企業會計電算化核算軟件已經成為企業信息化管理軟件(ERP)的一部分。
(2)課程設置中傳統實踐教學模式單一,缺少綜合實訓。傳統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教學過程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要,忽視了對學生獨立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同時在整個實訓體系的安排中,主要采用單一崗位或單一課程開設實訓教學,缺少基于整個企業管理信息流程的綜合會計實訓。
(3)校外實習實訓流于形式。雖然各個高職院校在落實學生校外實訓的過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在校外實踐教學中,一是很難找到能夠大量接收會計電算化專業學生實習的企業,同時即使學生到實習單位也很難真正接觸到企業賬務,導致校外實習實訓流于形式,效果不明顯。
(4)實踐教學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相對于會計電算化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師資來說,能夠從事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有待加強,主要體現在一是很多教師缺少一線工作經驗,直接由研究型大學進入高職院校從教;二是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要求同時具有豐富的會計、計算機等交叉學科的知識,能夠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師有限;三是由于招生規模的擴大,導致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大幅度增加,而實踐教學往往又是采取大班教學,使得很多教師常常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
2 構建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路
(1)課證融合,從實施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制”需要出發,構建高職特色鮮明的實踐教學體系。將職業資格證書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使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標準與職業資格標準相銜接,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技能證書,如會計從業資格、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全國信息化工程師——ERP應用資格證書等職業資格證書,使本專業在建設過程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崗位工作能力。
(2)課賽融通,依托職業技能大賽,著力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以職業技能大賽為依托,不斷強化實踐教學改革,將技能大賽融入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過程中,實現技能大賽由階段性工作向常態性工作轉變,由少數師生參與向全體師生參與轉變,促使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3)校企深度合作,與行業領先的企業管理軟件、企業財務軟件提供商用友公司合作,整合雙方優勢資源,培養管理信息化人才。行成以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以行業、企業為依托的深度校企合作、結合實踐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校企合作辦學、實踐育人、共同發展。嘗試建設教改試點班,校企聯合培養適應信息化企業新發展的應用型、復合型會計人才,打造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典范。校企共同制定符合現階段信息化人才需求的人才培養計劃、教學計劃,完善教學資源配置。
(4)校企共建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共同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和就業,形成人才共育、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校企合作機制,切實提高學生就業質量。
3 重構實踐教學體系的一些具體措施
在已有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根據會計電算化專業不同學習階段的特點,制訂實踐教學計劃,為學生提供包括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知識教學、會計電算化軟件分模塊(崗位)操作實訓、企業信息管理軟件(ERP)綜合實訓、項目仿真實訓、就業強化實訓、認證考核、實習推薦服務等內容。
(1)專業介紹與職業生涯規劃:在新生入學時,安排專業介紹,加強學生專業認知,增強專業認同感。通過開設職業規劃課程,督促學生做好職業規劃,認知自我,了解他人,學會與人溝通。
(2)理實結合,加強理論知識教學和信息化軟件操作實訓結合。以網中網實訓教學平臺、會計電算化軟件(用友T3)和企業管理軟件(用友ERP-U8)應用為核心,全面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業務知識、行業知識。根據理論課程教學計劃,有步驟開展軟件操作實訓,第一階段利用網中網實訓教學平臺和用友T3財務軟件,完成出納實務實訓、會計虛擬實習(分崗位)、中級(綜合)實訓平臺、虛擬網上報稅、稅務會計實訓、財務分析實訓。第二階段以工作任務為核心,以主流管理軟件用友軟件(ERP-U8)為訓練平臺,全面實踐軟件產品在財務、供應鏈、生產管理等各業務處理過程中的應用操作。
(3)推行課賽融通,以賽促學,依托省級和院級職業技能大賽,著力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將上述軟件操作實訓的成績作為選拔學生參加省級技能大賽的重要依據,激發學生參與實踐課程學習的興趣。
(4)項目仿真和就業強化實訓:以真實項目為核心,全程演練完整ERP項目在解決企業問題時的各個階段,包括項目規劃、方案設計、系統構建、上線切換、持續支持。
(5)就業強化實訓和認證考核:以就業為導向,從職業選擇、職業準備、職業實戰等多個層面提升就業能力。根據階段培養目標,鼓勵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全國信息化工程師證書和管理軟件應用工程師資格證書。
(6)推薦實習:推薦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同學將加入用友新道管理信息化、安徽樂城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庫,依托用友集團合作單位、樂城公司和學院校外實訓基地,推薦學生實習與就業。
4 結語
樹立新的實踐教學觀念,構建符合市場需求的,基于企業管理信息化條件下的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虛擬)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實踐教學模式;推行“課證融合”、“課賽融通”,根據企業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完成實踐教學后,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嫻熟掌握財務管理和會計電算化軟件,具備能夠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通過應用財務軟件來解決企業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劍盛.高職學生會計電算化職業能力培養策略[J].財會教育,2013.4(7):118-120.
[2] 王永生,王珺,方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進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 2013.34(35):40-42.
[3] 王晶.企業管理信息化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商貿,2014.3(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