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
摘 要:重點從四個方面論述了如何搞好課堂設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在課堂導入方面,可以嘗試讓學生來做課前演講來導入課程。其次,在授課過程中,注意將學習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再次,在課堂檢測中,采取師生互問、師生互答、生生互問互答的方式提高積極性,并鞏固所學。最后,要注意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參與,要進行及時的鼓勵。
關鍵詞:課堂導入;聯系生活;課堂檢測;課堂評價
課堂設計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然而何為一節好課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最關鍵的是學生帶著興趣來學,而且學習效果較好。想取得這樣的效果非常不易。尤其對于那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初一孩子們來說,他們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學習環境的改變,更是一節課中他們所需要接受的學習容量的改變。最令人頭疼的是有不少學生上課不會聽課,經常走神,開小差。如果我們的課堂設計索然無味,那么,這一節課,對于這樣的學生來說,應該是沒有起到該有的作用。下面針對如何提高初一年級學生整體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出我個人在課堂設計方面的幾點看法。
一、把導入的時間還給學生
在這一方面,我們很多優秀的老師一般會采取圖片、視頻、錄音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這一點,我非常認可。因為初一的學生還處于這個年齡段。但是,圖片,以及視頻等一定要緊湊,做到恰當,而且不宜過長。另外,我們在課堂設計中,還可以把導入這個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做一個非常簡單的課堂演講,或通過展示幾張圖片,自己做幾個句子。那么,在這里,我們教師應該給予演講同學的提示就是:所做的展示要與本節課課堂內容相關。然后通過學生的個人展示,導入新課。這樣可以讓學生充分表現自我,而且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課件制作能力。
二、授課過程貼近生活
授課過程持續的時間較長,要想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應該整合學生在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長時間做一兩個動作,或者說只有其中一個動作,都有可能導致部分同學走神。學生對于自己或同學小時候的照片非常感興趣,不僅僅用到了課文里我們正在學習的句型,而且用到了介紹父母親職業,以及表達自己對父母、家庭的愛。最后讓學生寫出自己的一家人。整個活動中,學生的聽、說、讀、寫都練習到位。學生這節課順利完成了任務,而且體會到了要愛家、愛父母。因此,生活就是知識,對于學生熟悉的話題,與生活相關的話題,學生總會熱衷于討論。寫完后,教師可以通過投影來展示學生的作品,或者同桌交換來檢查所學內容,充分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聽、說、讀、寫有機地巧妙結合,課本知識學習與實際運用聯系起來,真正做到學有所用。
三、課堂檢測,學以致用
在整個授課過程接近尾聲時,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本節課所學內容。我比較喜歡的做法是,學生總結完后,在屏幕上或者紙上出幾道題,讓學生進行當堂檢測,尤其是對于學生掌握起來困難或者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進一步剖析。讓學生真正明白他這節課所學。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給予學生針對他自己心目中有疑惑的地方進行學生與學生之間,或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相解惑。這一環節在整個學習環節中充分調動了學生提問和解答的積極性,使得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也鞏固了知識。
四、恰當點評與激勵
教師的恰當點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有了參與的熱情,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地達到了學習的效果。比如,在課堂小結方面,學生一節課所接受的知識還有不同,有接受快一些,還有慢一些的。我們將班級分成不同的小組,首先給每個小組時間,安排小組長讓組里的每一位同學說出本節課所學,最后找一位上課不經常舉手,或者在英語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學生,來說或者到講臺去書寫。只要能說對或寫對一點,我們就要進行及時的鼓勵,并且為小組加不同的分值,讓學生積極參與競爭(小組同學為了讓自己組多加分,會幫助學習英語有困難的學生去說、去寫,同時也體現了小組學習),并且給予點評予鼓勵。
以上是我針對初一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幾點看法,希望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學生喜愛的老師,也讓自己的英語課堂上減少些掉隊的學生。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