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宇丹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6)
高職院產教深度融合的內涵與實現途徑研究
廖宇丹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412006)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能更好的生存,高職院校必須要和行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產教融合與一般的企業融合不同,它的目的是為了職業院校與企業間形成相互依賴并相互支持的關系。這樣既能保證院校的生存,也能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本文將對高職院校產教深度融合的內涵進行闡述并分析其實現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產教融合;內涵;實現途徑
產教融合是確保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可以實現院校與企業雙贏。但目前有很多高職院校與企業都只注重形式,不能讓產教融合的作用得以體現。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職業院校還不能適應行業企業的需求,不能形成有效的產教融合模式。為了讓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實現產教深度融合,必須要先讓雙方對產教深度融合的內涵有所了解,讓他們看到產教深度融合帶來的好處。
一、 產教深度融合的內涵
結合字面意思來看,產教融合就是讓院校與企業之間形成全方位的結合。根據我國的情況,其標準是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這三個方面的對接。產教融合可以能讓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保證正常運作的前提下謀求一定的發展。
產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內涵則是實現專業教育與企業生產融為一體,院校與企業間保持各個方面的有效互動。這樣其實是為了改變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并讓企業的人才來源有一定的保障。教育是一個國家穩定發展的前提,企業是國家穩定發展的基本保障。所以實現高職院校產教深度結合是國家穩定發展的必然條件,國家也一定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推動產教深度融合的進行。
二、 產教深度融合的意義
(一)有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一般都會在學校所在地選擇合適的就業崗位,所以各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基本都是與本地區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區域經濟的發展可以為高職院校的教育起到了引導作用,而高職院校的發展又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產教深度融合實現的前提是高職院校與所在地區企業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這將使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得到有效保障,而高職院校培養的專業型人才又可以解決企業的人才儲備問題。
(二)有利于企業對人才培養的全面掌控。對于企業來說,產教深度融合下培養的人才會更實用。無論是學生進入企業實踐學習還是企業員工進入高職院校進行實踐教學,企業都能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學生也能在實踐中更好的掌握專業技能。對學生而言,長時間在企業的氛圍中學習可以讓他們對專業相關的企業更深入的了解,同時還會因長時間的接觸而使他們對企業產生感情,不會輕易選擇改變自己的職業。這樣可以讓企業在人才培養上的努力得到回報并全面掌握人才的專業技能水平。
(三)產教深度融合會讓高職院校在制定學校基本發展規劃的時候對所在地區的企業進行詳細的了解,然后根據地區企業需要的人才種類以及對人才的要求設置相應的專業與課程。這樣能讓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隨著地區經濟發展的變化而變化,使高職院校能更好的為地區經濟發展輸送人才。
(四)高職院校培養專業技能人才是其根本目的,但要讓培養出的人才更好地服務社會,還必須要注重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產教深度融合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企業里自己摸索專業技能,企業提供的條件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各種嘗試。這就可以讓學生在正常的實踐學習中不斷創新,等到畢業的時候他們早已擁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同時,由于學生長時間在企業中實踐學習,他們的綜合素質會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提升。
三、 實現途徑
(一)形成校企合作辦學的模式。企業為學校的運作提供資金,讓學校的辦學資金充足,從而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方式是為了讓學校的教學活動產業化,使學校的教學投入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但是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承擔的學費偏高,所以必須要有政府的各方面支持。學校也必須保證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在短時間內收回大部分學費投入。校企合作辦學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合作雙方出現腐敗情況,所以政府還要對其進行必要的監管。
(二)學校與企業互相提供支持。一方面,學校為企業提供一定的條件,讓企業的研發和生產部門進入學校。這樣可以使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還能讓企業有源源不斷的勞動力,這些都能推動企業利潤的增長。而對于學校而言,企業的入駐可以讓學生在生產現場學習相關的專業技能,不會的地方還能馬上得到指導。另一方面,企業的入駐可以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工作崗位,他們能在正常的教學活動中獲得一定的報酬。而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教學探索出更好的教學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政府主導。產教深度融合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對于國家的整體發展戰略有很大好處。所以產教深度融合必須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但要進行推廣,還要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目前的產教融合大都是高職院校在單方面努力,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深度融合。而很多企業在與學校洽談的過程中考慮到學生進入企業后很可能會導致原材料的浪費,使企業生產的成本上升,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所以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以明確產教融合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幫助學校更好的與企業達成產教深度融合。
四、 總結
職業教育離不開企業,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職業教育。如果本就相互依賴的雙方能夠更好的合作,對雙方的發展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必須要實現產教深度融合,這樣才能保證經濟的正常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運鑫,羅頻頻,陳鵬. 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機制創新研究[J]. 職業技術教育,2014,04:39-43.
[2]丁紅玲,王晶. 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的路徑選擇[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5:23-25.
[3]劉江. 試論產教深度融合[J].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5,05:9-12+16.
[4]尹英杰,李輝. 高等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模式探索與實踐[J].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2:108-112.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12-01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