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洋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也逐漸開始運用“同伴互助”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同伴互助”;教學模式
初中物理教學“同伴互助”教學模式將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對物理興趣的提升。本文主要對初中物理“同伴互助”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一、提升教師的管理以及協調能力
現今在初中物理“同伴互助”教學模式中,教師一定要做好組織者以及協調者的身份,并且要很好地履行這些角色。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這樣在為“同伴互助”教學模式的開展提供全面的理論支撐。另外,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組織,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布置相關的任務。要敏銳地掌握學生之間的微妙變化,與學生進行溝通,并且要做好對學生工作的檢查,形成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最終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營造合作互助的校園文化
傳統的校園文化主要是以競爭為基礎,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同伴合作”模式的開展。因此,學校以及教師等都要提倡合作互助的精神,讓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并且在整個校園中營造出互助以及合作的校園文化。
三、利用多樣化的互助形式
一對一的互助形式將會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彼此的了解,同時學生之間也會得到更為穩定的互助。但是這種一對一單一的互助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樣導致了學生與其他不同學生的交流比較少。所以,教師在進行“同伴互助”教學模式的開展時,一定要將交流互助的形式擴大,不僅僅是小組內部成員的相互交流,要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并且形成多樣化的互助形式,以此來拓寬學生互助的范圍。
四、做好激勵,尊重個體
在開展“同伴互助”的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鼓勵以及引導,不斷提升學生的信心,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同伴互助”的學習中。同時教師也要遵循差異性原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化,要針對各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教學。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為了提升學生初中物理學習的效率,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同伴互助”形式將會有效促進學生物理興趣的提升,并且能夠提升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以及探究意識,最終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郭耀蔚.同伴互助學習在高中物理習題課中的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