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無論是在教學環節,還是做數學習題環節,學生出現“過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高素質的數學教師不會因為學生的錯誤而過分責備學生,“錯過”有利教學時機。對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具備一定的錯題教學意識,善于利用數學課堂上的即生性錯誤資源,開展有針對性的錯題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錯誤資源;教學質量
在初中數學課堂內外,導致學生犯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師教學方面的原因,也有學生學習方面的原因,初中數學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錯誤教學觀念,重視對學生即生性錯誤的原因分析,不錯過有利的糾錯時機,加強對數學錯誤資源教學價值的利用,制定更加科學的數學錯題教學策略,才能做到有“過錯”但沒有“錯過”,幫助學生及時地進行查漏補缺,完善知識結構。
一、數學課堂中即生性錯誤產生的主要原因
1.知識結構不完善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有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常常發生錯誤,或者回答不了教師提出的問題,這往往會暴露出學生在數學知識結構上的缺陷。尤其是對于班級上的數學學困生,由于他們的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對很多數學知識點還沒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所以對某些數學問題還不具備相應的解答能力,或者沒有掌握相應的解題方法,這往往是數學課堂上出現即生性錯誤的最主要原因。
2.注意力不集中
有的學生由于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在數學課堂上難以長時間地保持學習注意力,經常出現“走神”的情況,所以學生會在一些非常簡單的問題上犯錯,或者會重復性地犯一些錯誤,這與學生學習注意力不集中、過于粗心、沒有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很大的關系。例如,在數學審題過程中,有的學生就常常因為在審題和解題過程中的粗心大意,或審題出現偏差而犯錯,這些即生性的錯誤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在數學課堂上卻是屢見不鮮。
3.數學思維能力偏弱
在數學課堂上,有一部分學生犯錯的原因,不是能力不夠,也不是相關知識點沒有掌握,而是因為數學思維能力上的弱化造成的,如當教師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時,學生常常會因為計算能力的弱化導致解題速度慢,或者盲目求快,因為思維定式的影響而犯錯,這都會影響學生解題的準確性。
二、初中數學課堂中即生性錯誤資源的利用策略
1.變廢為寶,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數學課堂上即生性錯誤資源的出現,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教學時機,學生錯誤的出現基本上會暴露出初中生在知識結構的缺陷,或者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上的不足,所以數學教師要對即生性錯誤進行及時的分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錯誤觀念,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疏漏,并對知識結構進行及時的完善,不斷吸收經驗和教訓,保持好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這樣才能為變廢為寶,對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進行不斷完善。
例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正數的相反數一定是負數,正數與負數互為相反數;B.從直線外一點到已知直線的垂線段叫做這點到已知直線的距離;C.角是軸對稱圖形,角平分線是它的對稱軸;D.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該題正確答案是D,當學生選擇其他答案時,都會暴露出他們對數學基本概念知識學習上的缺陷,教師可以及時根據學生犯錯的原因和表現,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并做到舉一反三。
2.因勢利導,培養學生良好的糾錯習慣
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犯錯在所難免,而錯誤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糾錯習慣,提高對錯題的重視程度,及時建立數學錯題集,并經常進行回顧,這樣有助于學生積累學習經驗,提高自主糾錯能力,降低日后犯錯的幾率。
例如,△ABC 的兩個角是50°和 70°,△DEF 的兩個角是60°和 70°,這兩個三角形相似嗎?對于該問題,看似非常簡單,但是出錯率卻非常高,原因就在于學生做題太粗心,審題不夠細心,忽略了隱含條件中另一個角的大小。此時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學生所犯錯誤強調審題和隱含條件發掘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對該類錯誤進行歸類和總結,避免日后繼續犯錯。
3.點石成金,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基于學生在數學思維上的缺陷和漏洞,初中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過錯”開展有效的“糾錯”教學,打破學生思維定式的不利影響,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達到“點石成金”的教學效果。
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與另一腰的夾角為45°,求這個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度數( )。對于該題,很多學生犯錯是因為受思維定式的影響,只考慮到了三角形頂角是銳角的情況,但是對于頂角是鈍角的情況卻嚴重忽視,所以無法得出正確而完整的答案。此時初中數學教師要珍惜學生犯錯的機會,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即生性錯誤的出現,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需要數學教師提高應變能力,加強對錯誤資源教學價值的發掘,讓學生的“過錯”成為進步的階梯,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成剛.對初中數學四類“錯誤資源”的分析與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4(34):60-61.
[2]史畢梅.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利用價值[J].新課程·下旬,2014(06):14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