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延金
摘 要:音樂是一門藝術,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初中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有益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掌握這門課的特點,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有效發揮課堂教學的意義。
關鍵詞:音樂教學;創新能力;微課
創新是發展之魂,創新能力是新世紀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初中音樂課,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有效載體,幫助他們培養創新能力。作為音樂老師,就要立足于音樂課堂,讓音樂之聲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義
音樂能夠蕩滌人的心靈,凈化人的靈魂,讓人以一種更為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面對人生。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對于初中音樂教學而言,其價值就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陣地,讓他們接受教育,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將學生培養成新時期的高素質人才。畢竟,在黨和政府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今天,中學教學就應該跟隨發展潮流,響應號召,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美好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初中音樂,不同于語、數、英這些文化課,在教學過程中,它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介紹各種關于音樂方面的理論知識,而偏向于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創新能力。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實現其最大有效性,才更有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讓他們以創新能力為翼,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1.誘發思考,展開學生想象的翅膀
創新就是不同于現有的想法,不能囿于前人的成果,而需要積極開動腦筋,想到別人所未能想到的東西,這其實就是想象力。換言之,想象力就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老師就應該注重誘發思考,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展開想象的翅膀。
例如,人教版初中音樂教材中會學到《華夏古韻》,在這一單元,老師會帶領學生走進《高山流水》《陽關三疊》《楚商》《秦王破陣樂》等曲子中,領略中國古典音樂之美。在上課時,老師應該先問問學生,對“華夏古韻”有什么認識,啟發他們積極思考,描繪出心中的韻聲,讓他們自由想象。老師誘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的大腦處于高速運轉狀態,展開想象之翅,而這種想象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開拓思維,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實現初中音樂教學的高效性。
2.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音樂的藝術性,就決定了它的唯美性和情境性,美妙的音樂之聲可以勾畫出各種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因為音樂是一種聲音,只要學生用心感悟,認真聆聽,這些聲音就會變成畫面,眼前就會“看”到無數場情境。老師可以利用此特點,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影響學生的感觸,以虛幻的畫面美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例如,人教版初中音樂教材中有一單元是《音畫、組曲、管弦樂隊》,要想對音畫有所認識,就要求學生能聽音樂、選畫面、想象情景。這一單元有一個標題音樂是《瀑布與溪流》,老師可以通過這首曲子,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感悟溪流與瀑布的聲音,在他們面前創設的美妙畫面,發散學生的創新意識。這種情境化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感悟音樂,用心體會,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如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不在話下。
3.營造氛圍,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環境對一個人影響深遠,特別是在藝術學習過程中,在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上,老師完全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間接影響學生的思維世界,挖掘他們的創新潛能。音樂氛圍,應該是妙不可言的,能夠給予人一種美的享受,讓學生沉浸在課堂上,完全放松,這時候存在于他們腦海深處的創新潛能就會被激發出來。如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然就水到渠成。
例如,人教版初中音樂教材中會學到《感受同一主題的不同藝術表現形式》,會讓學生欣賞歌曲《化蝶》和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選段以及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老師在上課時,首先應該渲染適合這個主題的氛圍,間接挖掘出學生的創新潛能。比如,可以先給學生講一講梁祝的故事,讓大家了解他們那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營造出一種益于教學的課堂氛圍,然后再進行教學。如此一來,學生就會有了自己的認知,他們的創新潛能就會被充分挖掘出來,就能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微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
新的教學模式開展讓學生對于音樂有了全新的認識,音樂不僅僅是學習唱歌,更多的是要體驗音樂和感悟音樂。微課教學開展的措施是通過已有知識點展開論述,提升學生對于某一個方面的認知能力。在情感體驗中學生要先體會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這樣才能夠對自己有所觸動,同時創新要有相關的背景知識了解,不是一味地瞎想瞎做,是要在各方面條件上,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
最大化的發展,同時運用對媒體信息化的優勢,讓學生能夠實時掌握一手資料,推動學生創新思維。
1.在情感體悟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音樂是情感激發的一個產物,所以音樂中技巧只是音樂學習的一個方面,更多的是關于其情感的激發。情感的體驗因為人的不同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比如說在聽周杰倫唱《菊花臺》和宋祖英唱《菊花臺》的風格和感悟就不一樣,所以,學生對于一首歌曲的情感融入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不需要千篇一律地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式進行。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可以讓學生體會不同人對同一首歌曲的演繹,在演繹中有時候為了提高演繹效果,會加入舞蹈樂器等相關的輔助樂器,提升整體的音樂效果。這對學生創設思維培養起到了觸動作用,讓學生可以在音樂表演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有些音樂本身情感基調比較明顯,如果讓學生變化多種情感表達方式進行表演,則可以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整體感悟和加強自身的音樂情感培養,也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培養。
2.在了解背景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音樂不僅僅是理解歌詞的含義就能真正的表達其內涵,音樂中的很多方面都有相關的背景文化引導,如果學生在學習歌曲前不能對歌曲的背景和內容有詳細的了解,那么表演中一些細節也會做得不好,沒有理解怎么能夠談創新呢。比如在學習《北京的金山上》這個內容的時候,就先要了解一下歌曲流傳的年代和里面關鍵詞匯的理解,當學生了解這首歌曲是對偉大領袖毛主席進行贊賞的時候,心中對偉人的敬愛之情就會涌現出來。現在很多學生都愿意對老歌進行改編,比如,在春晚的時候,就把同桌的你運用京劇的形式表演出來,當學生對這首歌曲的改編的時候在曲調上可以用復古風格表演,這樣能夠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的發展,因為創新是要在一定的基礎上,創新是思路的發展,但是不是隨意亂改。微課教學中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引入,讓學生能夠及時地掌握相關的信息,同時網絡化的多樣化資源也是學生創新思路的源泉。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前教學模式下的必然之舉,是為了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通過誘發思考,展開學生想象的翅膀;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營造氛圍,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等等,以實際有效的策略,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構建初中音樂高效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新世紀全能新學生。
參考文獻:
[1]徐金鈺.淺談音樂課堂中學生創新力的培養[J].考試與評價,2012(12).
[2]張倩.音樂教學中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J].連云港教育,2014(01).
[3]孫少娟.談初中音樂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師,2009.
[4]黃學雄.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201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