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勇進
摘 要:合作學習模式是素質教育理念下比較被認可的一種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及主動性。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繼而從學生與教師這兩個層面對各自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實踐要求做了全面的界定,為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提供指導與依據。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教學實踐
隨著素質教育及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合作學習模式受到廣泛關注,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運用得越來越多。合作學習模式不僅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及效果,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
筆者認為,合作學習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學技術、教學策略,還可以說是一種學習環境。所以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具有非常高的實踐價值。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合作學習是一種基于學習興趣而開展的以小組合作為基礎的探討式教學活動,符合初中數學教學的需求。因為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相比,知識點更多、更雜,難度大、范圍廣,如果像小學數學那樣主要采用講授法,就無法滿足數學教學的要求,而合作學習模式的展開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答疑解惑。
第二,合作學習是一類具有明確目標的實踐型教學任務。合作伙伴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相互協調,以完成合作任務。所以,合作教學是一種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教學模式,團隊與合作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才能幫助學生在社會中獲得成功,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實踐
合作學習是一種理想教學模式,若要實行并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很難有效地達到學習目的;沒有學生的參與,教師教學技能再高,也毫無
意義。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要有效地實現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學生需要滿足以下幾個基礎條件。第一,學生要具備高度的自覺性。因為對于合作教學來說,學生的參與是最重要的,所以,所有學生都必須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必須知道自己學習的意義,并自覺參與學習、積極配合、互相合作,為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第二,學生要明確參與合作學習的目的。合作學習最直接、最簡單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習效率,這一點學生一定要明確,只有明確了學習目的,才不會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第三,學生必須具備合作學習的技能。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之前,就要做好引導,或者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合作的技能。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師首先要明確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教師容易忽略這一點。筆者認為,要改進課堂教學模式,一定要有堅實的理論作基礎。因為,教師如果對相關的理論都不懂,根本沒法真正有效地實現教學的目的,教師對一種理論理解得是否深入,直接決定了實踐教學的效果。第二,教師必須參與到合作學習過程中,對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目標等提出要求。同時,解答學生學習過程中提出的疑問,并巡視學生的小組活動情況,觀察每一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展,合適的時候要參與到他們的小組活動中,對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
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好。第三,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讓學生學會質疑,懂得表達。第四,教師要建立合理的小組學習效果評價機制。對于合作學習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關系到能否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嚴重影響著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效果。筆者建議從教師、學生、小組三個方面綜合評價,以便從整體上把握合作學習的情況,使評價達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目的。具體可以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組間互評相結合。
通過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有很強的運用價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要建立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首先小組的成員及人數要確定規劃好,一般來說,合作學習小組的人數以4~6人為宜,4個人最好。人數太多,討論時隔得太遠,不利于學生個人能力的展示及學生間的相互交流。人數太少,溝通與討論明顯不足,不利于學生的認知。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做出一定的調整,以達到合作學習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曾曉瑜.合作學習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J].讀書文摘,2015(14):184-185.
[2]盧慧美.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5(20):154-155.
[3]賀建強.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