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見名
摘 要:前置作業指代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前期,要求學生結合個人經驗與現有知識結構,圍繞數學內容開展常識性學習。有一部分人還將前置性作業等同為前置性學習。將結合個人經驗,粗略探討如何有效設置前置作業。
關鍵詞:初中數學;前置作業;設計技巧
當前,我國存在大量的與前置作業設計相關的研究,然而,在初中數學方面的研究較少。巧妙設置前置作業不僅能提升教學效率,還能改善教學質量,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升。
一、前置作業應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前置作業主要圍繞新內容中的重難點來設置,應全面考慮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帶有明確的目的來設置前置作業,此種設置模式既能有效查證不足,又能推動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例如,講解無理數時,為讓學生準確理解無理數,設計了一串數列,主要由無理數和有理數組成,讓學生挑選出其中的無理數。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快速理解這一概念,還能總結出無理數的基本特性,教學效果十分理想。同時,應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合理增設前置作業量。
二、前置作業應充滿趣味性
興趣是提高學習效率、改善學習效果的必要條件,學生只有真正喜歡某一事物或者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后,才能主動、努力學習。同樣對于初中生而言,興趣直接決定著數學學習情況。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設置前置作業時,應確保作業內容充滿趣味性。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時,為了讓學生明確勾股定理的證明過程,可以引用歷史故事。如,我國漢代的“趙爽弦圖”證明法、早在2500年前,傳說中的畢達哥拉斯證法以及美國第20任總統茄菲爾德的證法等等。古往今來,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帝王總統都愿意去探討、研究它的證明。原因是這個定理太貼近人們的生活,甚是有趣,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三、前置作業應遵守問題化原則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旨在通過問題來培養探究能力、掌握數學知識,這也是設置前置作業的基本目標。因此,在實際設置過程中,應依照教學內容與具體情況,合理轉換數學知識點,使其變成探索性問題。例如,在講解最短路徑這節內容時,可引入“牛喝水”最短路程這一實際問題:一放牧人趕著一群牛去河邊喝水,喝完水后回到同岸的牛圈,要使所行路程最短,問放牧人應趕牛到河岸的哪一處喝水?通過實際問題的設置,讓學生思考和解決這一問題,進而充分理解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一性質。
前置作業設計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它包含較多的內容和技巧,它是一門藝術。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巧妙設計前置作業,掌握設置技巧,全面提升設計質量,進而為課堂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張定山.關于生本理念下初中數學前置作業的設計探究[J].科學導報,2015(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