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陶
摘 要:提高識字效率,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對加深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但識字過程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質量呢?激發學生識字興趣,掌握正確識字方法是關鍵。
關鍵詞:低年級;主動識字;興趣培養
對于低年級學生,除了認識更多的同伴,苦惱的就是枯燥的學習生活,尤其是課程識字量比較大。在對學生教授的過程中,發現大量的識字對于學生來說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懶洋洋的上課姿態,對于一名教師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段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根據課程標準對識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點,結合兒童的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于是想到了游戲,游戲是孩子最喜愛的一種活動。在游戲中,他們能自由地表達意愿,發揮想象,進行創造,也最能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游戲中滲透文字,可以使學生在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時,耳濡目染,完全能在不知不覺中認識并記住。
首先,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做了解,能根據學生的需要及時調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使識字游戲活動生動有趣。
第二,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探索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能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拓展識字途徑。
第三,將漢字親切地叫“字寶寶”“小客人”等,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
第四,語文課能隨著學生的興趣點穿插各種游戲,根據課程隨機的改變游戲是可取的,不僅活動目的達到了,效果也很好。
第五,與家長一起對學生的每個識字學習階段狀況作分析,請家長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為逐步進入常規教學做準備。
第六,利用多種手段。如,接送學生時間、QQ群等每天與家長溝通,將當天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這不僅是為了學生的識字興趣,更為家園共育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奠定基礎。
總之,巧妙的教學方式,解決了識字教學的“枯燥無味”的問題。通過轉換學習角度、改變學習方式、降低識字難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在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潛移默化的熏陶下,學生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會越來越喜歡漢字,并能逐漸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進而提高了獨特識字的能力,為以后的語言文字知識的學習、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陳瑤.課堂觀察指導[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