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次仁
摘 要:音樂是人類社會最美麗的語言,即使語言不通的人們也會通過音樂建立和諧的關系。音樂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不可忽視作用。因此對學生的音樂培養至關重要。但是,在當前音樂教學中存在許多弊端,不利于音樂教學的開展,更不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關鍵詞:音樂教學;問題;解決辦法
音樂教學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不斷開發學生的音樂智力因素,針對學生自身的個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盡快地解決,以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適應快速改革更新的教育理念。
1 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音樂的本質是塑造人的工程。人需要音樂,培養人的教育也同樣需要音樂。在《音樂課程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通過提供給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之中,并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學習最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技能技巧,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使學生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 功的歡愉;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奠定其終生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發展音樂能力的堅實基礎。
通過音樂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個性、創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識,陶冶高尚情操,發展創造力,并為其他方面的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對人生和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
2 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陳舊的教學觀念。雖然現在實行素質教育,摒棄應試教育,要求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校和教師根本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影響,因為目前對學生的水平檢測依然是要通過考試。于是音樂在學校里的副科地位就像纏在頭發上的口香糖,怎么都擺脫不掉,再加上教師本身就對音樂的重視力度也不夠,經常會讓出課堂時間給其他的主科老師或者是讓學生寫作業,自習等。教學因循守舊,不肯變革,使得頑固而又陳舊的教學觀念嚴重影響了音樂教學的變革和發展。
2、注意“教師”定位不能失衡。有許多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教師呢?學生回答問題順我者表揚、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見??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系,從未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教師絕對是主宰而非主導,學生是完全被動的。這樣的音樂課學生哪來的情、哪來的興趣?也就無從說“我喜歡音樂課”了。
3、音樂教學方式不恰當。音樂課就像語文課,語言及文字解說的還是比較多的,講到音樂語言、發掘藝術情感的還是比較少的。有一些老師上音樂課,他們講的理論及常識很多,但是給學生用心聆聽的機會和時間卻非常少;把自己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學生想象的很少;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欣賞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非常淺薄,總是對老師講的一些知識似懂非懂,最終造成學生感覺音樂課很沉悶,對音樂課沒了開始時的熱情。
因此,我們應該注重音樂課實際教學中講解知識與欣賞音樂作品相結合。讓學生理解、乃至吃透可以消化教師所講的知識,以至于不會“左耳聽、右耳冒”。音樂課不是一個沉悶的講解課,所以要結合學生的理解層次和水平去逐步欣賞音樂作品。
3 解決音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1、提高教師的綜合職業素養。音樂教師的素養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具體而言,教師的素養包括本學科專業知識和其它學科的文化素養、職業道德等。為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專業以外諸多學科的知識;不僅是文化知識,還包括教學藝術和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要情感飽滿,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善于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教學中要注意語氣與語言的運用,時刻保持謙虛、認真的態度,在和諧的氣氛中完成教學內容。
2、加強音樂教育的主體地位。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中審美教育的表現形式之一。學音樂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從而逐漸提高審美能力的一種教育形式;是一種富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審美教育,它可以把高度發展的社會理性轉化為主動、直觀的感性認識。所以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音樂教育的地位,我們要看到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它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音樂教育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學生的個人情操。還有助于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使個人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在充分認識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我認為學校和家長應該切實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重新定位音樂教育在現代教育中的地位。將音樂教育從傳統的“副科”地位中解脫出來。
3、整合地方特色,選擇優質音樂教材。音樂教材作為實施音樂教育的重要手段,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好的教材可以很好的引導教師教學,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也容易。而不好的教材則會阻礙音樂教育的開展,成為音樂教育的絆腳石。因此應加強音樂教材的管理,聚思廣益,切實根據當地教育教學的實際和特點,對教材做出一定幅度的處理,通過增加適合該年齡段的音樂知識、刪除一些較難的知識點、補充本地區的優秀音樂文化、調用其它教材上的優秀音樂知識,使教材成為真正切實可操作的教育工具。確保必要的教學內容得到有效的實踐。
4、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作為一個全新的教育手段,在音樂教學中可以起到以下作用:首先,增長見識。在音樂教材中,音樂欣賞課程占的比重比較大,涉及到樂器欣賞、曲藝欣賞等內容。在教學中,樂于通過放映教學錄像帶,把樂隊演奏時的規模陣容、指揮的風格手勢、音樂的情感形象以及演員的服裝道具等表達地明明白白。同時,能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音樂教學如果把教學內容制作在課件中,就可以減少課堂上板書的時間,保證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另外,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生動等特點,可以使學生對于音樂、文字、圖片、動畫等多媒體綜合信息更感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樂趣。
5、積極對學習環境加以改善。學習環境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載體,好的學習環境對提高音樂教學效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學習環境,加強學校的硬件和軟件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比如,對教室的環境進行完善,保持教室的清潔、整潔,給廣大師生帶來好的心情。
總之,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艱巨任務,同時對學生個人成長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應該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我們只有在明確了音樂教育重要性和地位,找到當前音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才能有助于今后音樂教學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彥宏,淺析音樂課堂教學創新[J],現代教育教學探索,2014(01).
[2]張愛靜,音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J],中國成人教育,2014(12).
[3]徐鳳,淺議初中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J],教育教學研究,2013(12).
[4]張向俠,音樂教育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 2001(01).
[5]吳斌、郭聲健, 我國學音樂教育內在的問題[J],人民音樂,2009(12).
[6]李玉洲,談談學音樂教育的改革[J],音樂天地, 2001(11).
[7]牛雪瑤,我國學音樂教育的若干問題探討[J],小學科學,2011(02).
[8]金鐵宏,談音樂對人的影響和音樂教育現狀及其改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2).